微吧 > 小商品 > 帖子详情

中国政策转向 在华制衣企业处境艰难

TAL集团(TAL Group)的一家裤子厂2007年在东莞开业时,高管们表示,预计该厂能经营至少20年。


图片来源:Kathy Chu/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图为TAL集团在中国南部的一家服装厂。由于无法跟上工资不断增长的脚步,该集团计划明年关闭这家工厂,并将生产转移至越南。

然而,由于无法跟上工资不断增长的脚步,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制衣企业将于明年关闭这家雇佣了2,400名工人的工厂。薪资水平的不断上升正在挤垮低成本消费品制造商。

TAL集团行政总裁李国权(Roger Lee)表示,他们一直都知道中国将成为一个挑战,因为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他说,过去两三年,这家裤子生产厂一直在赔钱。TAL集团是亚洲最大服装制造商之一,并为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和J. Crew等品牌生产裤子。

TAL集团已经开始将裤子订单从中国转移到马来西亚,该公司在当地拥有另一家工厂,TAL集团同时还在扩大越南业务。该制造商计划继续经营其在中国的另一家工厂。这个有着4,000名员工的工厂负责生产正装衬衫。由于生产衬衫的织物更薄、更容易起皱,衬衫的缝制比裤子更为复杂,利润也更高。TAL集团表示,美国每六件正装衬衫中就有一件是他们生产的。

这家服装生产商的经历反映出在华制造商正面临艰难决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曾是制造服装和玩具等廉价商品的世界工厂,而今则正在努力向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等高价值产业过渡。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工业自动化,并公布了一份旨在让该国处于3-D打印和高端机床等技术前沿的10年规划。

中国很多城市的地方政府也在以两位数的百分比速度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迫使那些身处困境的制造商关闭成本较高的沿海城市中的工厂,将工厂迁至内陆地区或海外。从Coach Inc. (6388.HK, COH)到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等企业都将中国内地的部分制造设施转移至东南亚。

一些制造商警告称,如果制成品的内需和外需双双下降,那么中国的经济减速可能会将另外成千上万个工厂逼入绝境。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首次降至7%以下,为2009年以来首次。

香港工业总会(Federation of Hong Kong Industries)前主席刘展灏(Stanley Lau)说,情况不会改善。香港工业总会是一家代表3,000家制造商的行业组织,这些制造商大多在中国内地设有工厂。他预计,2014年至2017年期间,香港制造商拥有的内地工厂将有10%倒闭。

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翁海颍(Justina Yung)为香港工业总会做的分析显示,2013年香港公司拥有的广东工厂数量从2006年的峰值下降了三分之一,至3.2万家,部分原因是工人工资上涨,招工困难。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简称EIU)的数据,中国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今年料将增长8.6%,低于去年的10.3%。EIU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制造业平均劳动成本(每小时3.27美元)已经比越南高三分之二,比马来西亚高四分之一。

工厂关闭潮已经开始改变东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上世纪90年代,随着香港制造企业把工厂从香港转移到珠三角,以及全球公司在珠三角设立工厂,该地区成为经济重镇。如今,在一个工业园区内,废弃的工厂和工人宿舍的 上,“出租”字样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随着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改善,工人技能增强,这些国家对制造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TAL集团的李国权说,在东南亚招工变得比在中国容易,很多中国的年轻人不愿上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