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五金机械 > 帖子详情

经济如此发达的“美利坚”,为什么没有高铁?



    世界上所有的富裕国家都已经投资兴建高铁网络了——然而,这其中不包括美国。从日本到法国,从土耳其到俄罗斯,时速可达150英里以上的高铁连接着各个城市中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除飞机和汽车以外的理想出行方式。

    反观美国,美国在19世纪下半期靠着世界最大的铁路网扩张到西部,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迄今为止仍无高铁。除了美国铁路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和罗德岛州有28英里时速150英里的轨道之外,美国铁路网的限速多数在110英里以内。相信这种情形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有大幅改变。那么为什么美国没有投资兴建高铁?

    不是地理原因

    英国和法国在20年前在英吉利海峡修建了31英里长的海底隧道,而许多美国城市都在地势平坦且少有地形障碍的区域。

    

    也不是由于城市特点因素

    尽管美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许多其他国家小,但是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更大,甚至比美国之外大部分拥有高铁的区域密度更大,因此更依赖于公共交通运输。

    

    甚至不是因为资金

    尽管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比其他发达国家要少,然而美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并且完全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修建新铁路。

    

    其实美国在高铁建设上的落后,是由相当“例外”的“国情”所决定的。在进入20世纪之时,美国本来是世界头号铁路王国,但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在铁路上,马上就率先进入汽车社会,随即民用航空也迅速崛起。高速公路体系和航空公司,在二战后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把铁路挤出交通客运的竞争圈。当时如蜘蛛网般的铁路,相当一部分被废弃。如今走到美国各地,都能看到由这些废弃铁路线改建的供自行车、跑步专用的非机动车道。克林顿1992年当选总统时,曾幻想着把美国各大城市用日本式的新干线连接起来,但八年下来一无所成。论者纷纷指出这种政府计划是多么不靠谱。如今各州的地方铁路通勤线,基本都处于赔钱状态。唯一赚钱的,是从波士顿到华盛顿沿线人口密集的东北部走廊。这条线已经用了高速子弹列车。但是,许多部分的轨道还是旧式的,甚至有些属于19世纪的设施,子弹列车在大部分路段无法跑到全速,很难算作高铁。直到今天,“高铁不适合美国”依然是主流意见。

    从历史因素上看,上个世纪中叶,随着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的普及以及喷气式客机在国内航线的推广,多数美国人不再坐火车长途旅行了,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火车是属于历史博物馆、儿童乐园和黑白老电影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理由再去回归上个世纪的运输系统了。

    从文化因素看,美国俗称“车轮子上的民族”,汽车的普及程度非常高,3亿人有2亿多辆车,每个家庭3个人有2辆车,也就是说能开车的基本上都在开,加上围绕汽车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非常完善,让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美国人放弃自己开车简直是太难了。

    美国人对发展高铁根本不感兴趣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地理、民意、实用价值和经济考量等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