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影视文娱 > 帖子详情

《圣斗士》的建筑元素和现实原型精华

《圣斗士》的建筑元素和现实原型:希腊、罗马、埃及大部分重要建筑在世界上都真实存在过


对于很多幻蓝这样的80后来说,童年时代的《圣斗士星矢》(Saint Seiya),重重叠叠的石柱和以黄道十二宫命名的圣殿,是古希腊建筑和星座的双重启蒙。最近偶然重新翻起,发现这部上世纪80年代的漫画,建筑设计确实是相当考究的。
众所周知,《圣斗士》是以希腊神话为背景,所以除现代部分外,建筑总体是以古希腊风格为基调。而在海王篇和冥王篇,糅合进了作为希腊后继者的希腊化、古罗马风格,以及异域的古埃及元素。而且作者大量以现实中的建筑遗迹作为原型,因此重读的时候,充满了“原来是你啊”的惊喜。

圣域十二宫:正统古希腊神庙

在故事中, 雅典娜的圣域坐落在希腊的首都雅典,核心建筑群是由黄金圣斗士守护的黄道十二宫。这部分忠实的还原了古希腊建筑(当然,如果在希腊本土都跑偏的话也未免过分)。
古希腊保留下来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作为宗教建筑的神庙。其中最核心的规则,称为“柱式”,即石柱的柱基、柱身、柱头和柱上的檐部的样式,以及柱的排列规则。古希腊有影响深远的三大柱式:多立安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可以视作欧洲建筑的基石。后来到罗马时代再加上从中衍生的托斯卡纳柱和混合柱式,在近代经过文艺复兴后,直到到今天都是古典建筑的金科玉律。
三大柱式基本都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前5-前4世纪)发展成熟,样式见下图,可以看到一个越发细长的趋势:多立安柱整体最简约、粗短,柱头简单,没有柱基,象征质朴和男性化的力量;爱奥尼亚柱装饰繁复、修长,有涡卷式的柱头和柱基,象征女性的优美;科林斯柱出现最晚,可视爱奥尼亚柱的变种,与前者有相似的柱基和毛茛叶样的柱头,最为纤细、轻巧,有少女之感。
古希腊三大柱式:多立安柱(1-3)、爱奥尼亚柱(4-6)、科林斯柱(7-8)
古希腊三大柱式:多立安柱(1-3)、爱奥尼亚柱(4-6)、科林斯柱(7-8)
接下来就是柱子的排列方式。希腊人有着严重的数字强迫症,认为数字、对称、比例代表自然最本质的真理,也是美的最高体现。所以柱的长宽比、神殿的长宽比、每一面柱子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则。神殿长宽比多为2:1,围柱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绕柱式(peripstyle)”,即内殿与门廊四周都环绕有一层或两层柱廊,分别称为“单列柱廊”(peripteral)和“双列柱廊”(dipteral)。四面的柱是两两严格对称的,并且每一面都是偶数。
神殿平面图
神殿平面图
《圣斗士》中,圣域的教堂厅是最典型符合上述原则的,正面6枚多里安柱,上面有均匀间隔的三陇板,再上面是三角墙,四面都是绕柱。没有找到全景图,但是从内部空间来看,长宽比差不多是2:1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在故事中,十二宫相当于守卫的关卡,所以教皇厅和十二宫都是可以穿行的,前后都有入口。而真实的希腊神庙只有一面入口,背后是没有门的,只是为了对称,在背后也做了和正面一样门柱。这再次体现了希腊人对数字和对称的执着。
《圣斗士》中的教皇厅
《圣斗士》中的教皇厅
除了柱式,古希腊建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柱子之上的那个装饰性的三角墙(Pediment,又译山墙)。神庙的三角墙都饰有浮雕,内容多是按照主次关系排列的诸神、英雄,或带有故事性的图像。只不过现在的希腊遗迹的三角墙上的浮雕基本都已经不在了,残留的部分也都转到了博物馆保存。《圣斗士》中教皇厅和十二宫的三角墙上也都是没有浮雕的。
三角墙示意图
三角墙示意图
帕特农神庙西侧三角墙上浮雕还原样式。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幻蓝摄
帕特农神庙西侧三角墙上浮雕还原样式。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幻蓝摄
整个十二宫区域,宏观上基本是以雅典卫城的格局为原型,只是面积更大、高低更为错落。但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参照的是今天的卫城遗址,而不是伯利克里时代卫城建成时的样子。所以有些建筑才是残缺的、三角墙上才会没有浮雕。虽然更忠实于今天卫城的样子是没错,但在故事里明明有教皇为首的强大圣域集团一直在经营维护着才对,仍然变成这个样子未免有点……
另外,古希腊建筑在当时建成和使用时,并不像现在遗址那样是纯白的大理石,而是涂着丰富色彩的(见下图《雅典卫城》)
圣域十二宫全景
圣域十二宫全景
《雅典卫城》(The Acropolis at Athens)1846. Leo von Klenze. 对卫城建成时样子的还原
《雅典卫城》(The Acropolis at Athens)1846. Leo von Klenze. 对卫城建成时样子的还原
雅典卫城遗址。幻蓝摄
雅典卫城遗址。幻蓝摄
故事里最后位于教皇厅后面的那个巨大的雅典娜神像,原型应该是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像。女神像高11.6米,菲迪亚斯作,由黄金与象牙雕成,一手掌托胜利女神尼姬(Nike),一手持盾,身上靠着一柄圣杖(也就是故事中的两大神器)。这巨像在19世纪之前即已损毁,只有一副复制品可以让人想象其当年的英姿。
帕特农神庙雅典娜神像1:1复制品。美国,纳什维尔,纳什维尔的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等尺寸复制品)。图自wikipedia
帕特农神庙雅典娜神像1:1复制品。美国,纳什维尔,纳什维尔的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等尺寸复制品)。图自wikipedia
雅典娜是雅典的守护神,而存放女神像的帕特农神庙(Parthenon),既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也是世上最大、最重要的雅典娜神庙。圣域以卫城为原型创作整个圣域使用的都是多立安柱,也是源自帕特农神庙的体例。然而这座最重要的神庙的形象,却始终未在圣域现身。
那么,雅典娜的这座大神庙究竟在哪里?

海王篇:罗马神庙与新古典主义

到了海王篇,海底的波塞顿神庙,则加入了作为古希腊后继者的古罗马的建筑成分。罗马式神庙与希腊式最大的差异,在于希腊式一般建筑在不高的台面上、四周全绕柱,最佳观看角度是斜侧面45度。而仿希腊式的罗马神庙,则完全是为了从正面观看的,正面台级很高,彼此独立的柱子完全置于前廊。而侧面则用嵌入在墙壁中的半圆壁柱,形成仿绕柱式的观感。
《海王篇》中波塞顿神庙,对照前面的教皇厅,底座明显升高了并且围成一个正面的“入口”。与圣域不同,使用的是爱奥尼亚柱,感觉更加轻灵。与罗马神庙的经典代表,尤里乌斯·凯撒在罗马城建立的马尔斯神庙非常神似。
海底的波塞顿神庙
海底的波塞顿神庙
罗马城的马尔斯神庙(还原想象图)
罗马城的马尔斯神庙(还原想象图)
当然,还有更像的。上图的波塞顿神庙的后侧,还有一个侧面的建筑部分(很可能是对称的,另一侧图上被遮挡)。以及门口两支高高的立柱,上面手持盾与矛的雕像(雕像的原型其实是雅典娜!)。这都暴露了其真实原型,是今天雅典城的三大新古典主义建筑之一,1926年建成的雅典学院(Academy of Athens)。
雅典学院。希腊,雅典。幻蓝摄
雅典学院。希腊,雅典。幻蓝摄
两侧石柱上的,分别是雅典娜和阿波罗,在书中取消了雅典娜手上的胜利女神,看起来像一位普通的希腊战士。外侧台阶两边的两位哲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被换成了斯芬克斯。

冥王篇:希腊化、罗马与埃及

在冥王篇里,车田正美进一步放飞自我。虽然哈迪斯的冥界依旧是以希腊式为基底,但采用了更多其他文化的元素。不仅有继承古希腊的希腊化和古罗马,还引入了大量埃及异域风情。
罗马建筑在地狱继续
星矢和瞬刚刚进入地狱时,就看到赫然一座大门,写着“入此门者,需放弃一切希望”。这大门的样式,是经典的古罗马凯旋门。凯旋门是古罗马时代为了庆祝将领战胜凯旋的常见纪念性建筑,至今仍然在昔日罗马帝国境内的意大利和法国等地,有不少遗留下来。而在国内最著名的拿破仑巴黎凯旋门,倒是19世纪初“仿古”的新古典建筑了。
冥界大门。古罗马凯旋门风格
冥界大门。古罗马凯旋门风格
其中与书中的冥界大门最像的,应该是位于罗马城的提图斯凯旋门。仅其装饰作用的科林斯壁柱,在罗马式拱门两侧,是罗马时代的典型风格,同样的用法,还见于大竞技场上。
提图斯凯旋门(Arch of Titus)。意大利,罗马,建于公元82年。图自wikipedia
提图斯凯旋门(Arch of Titus)。意大利,罗马,建于公元82年。图自wikipedia
另一个经典罗马建筑,则是地狱彼岸的极乐净土的那座高塔,基座存放哈迪斯身体,顶端立着哈迪斯的灵魂。它的原型是古罗马的图拉真记功柱,也是这位罗马皇帝的陵墓。建成时柱子顶端有一具图拉真的雕像,下面的底座里面则安放着图拉真和其妻子的骨灰。柱上长达190米的浮雕带记录着图拉真战胜达契亚人的丰功伟绩。书中和这个设定也完全切合。
极乐净土,存放哈迪斯肉体的高塔
极乐净土,存放哈迪斯肉体的高塔
图拉真记功柱(Trajan's Column)。意大利,罗马。建于公元112年。古罗马纪念建筑。图自wikipedia
图拉真记功柱(Trajan's Column)。意大利,罗马。建于公元112年。古罗马纪念建筑。图自wikipedia
希腊化:壮丽的法庭
西人云「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而在光荣的古希腊和伟大的古罗马时代之间,有一个被称为“希腊化”(Hellenistic)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它始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将南至埃及、东至印度的广大国土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而后他于33岁盛年辞世,几位部将瓜分了这庞大的领土,建立起安提柯、塞琉古、托勒密三个以希腊文化为主体的继业者王朝,以及周边的诸多希腊文化的小国。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文化交流,希腊的制度、文化、艺术和神系都随之深入遥远的东方,同时也有大量东方元素进入到希腊文化中,一座座混合着希腊格式与本地风格的城市拔地而起,“希腊化”也因此得名。
位于小亚细亚的帕加马,是希腊化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历代国王建设了宏伟的卫城。其上的宙斯祭坛是当时建筑的代表作。见下图,可以发现仍然遵循着古希腊的柱式规则与风格,但又有差异。祭坛放置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四周围绕爱奥尼亚柱廊,宽阔的中央阶梯两侧还有侧廊。而平台四周则刻满浮雕,主题是记述奥斯帕斯诸神战胜泰坦的“巨人之战”。
《冥界篇》第一狱的法庭内部,完整的再现了宙斯祭坛的结构。高高的台阶和环绕的空间,充分的衬托出了肃穆神圣的感觉。
《冥界篇》第一狱的法庭
《冥界篇》第一狱的法庭
宙斯祭坛西立面复原像。土耳其,帕加马,建于前175年。希腊化时期经典建筑。复原像现存于柏林国家博物馆。图自wikipedia
宙斯祭坛西立面复原像。土耳其,帕加马,建于前175年。希腊化时期经典建筑。复原像现存于柏林国家博物馆。图自wikipedia

埃及:来自死者的国度

除了一脉相承的古希腊-希腊化-罗马体系,冥界篇还加入了大量埃及元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古埃及的文化与宗教对死后世界极端重视。另一方面古埃及的文字记录多以简短的祈祷词为主,缺少完整的自我表述,我们对埃及的认识,多是来源于希腊、波斯等文明对埃及的转述,而埃及对这些文明来说常常是一个“神秘、阴森的他者”。因此,埃及常常被视作是死者的国度。
埃及风第一次现身冥界篇,是在第二狱。守护第二狱的冥斗士“法老”那非常埃及的发型和肤色自不待言。入口的庞大建筑,则是来源于在埃及阿布辛拜勒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
冥界第二狱
冥界第二狱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埃及,阿布辛拜勒。建于前1290-1224年。在法老的神庙外侧雕刻其巨大坐像是古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典型建筑风格。图自wikipedia
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埃及,阿布辛拜勒。建于前1290-1224年。在法老的神庙外侧雕刻其巨大坐像是古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典型建筑风格。图自wikipedia
阿努比斯通过称死者心脏来判断死者的善恶,并决定其之后的走向,这一点也忠实的被漫画再现。
阿努比斯通过称死者心脏来判断死者的善恶,并决定其之后的走向,这一点也忠实的被漫画再现。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奥路菲和“法老”这两位乐师的琴的造型。广义来讲二者都属于竖琴,但奥路菲的是典型的希腊样式的里拉琴,“法老”则是埃及式样的贝尼琴。
希腊与埃及风格的两位琴师和他们的竖琴
希腊与埃及风格的两位琴师和他们的竖琴
古希腊陶瓶上的里拉琴形象
古希腊陶瓶上的里拉琴形象
古埃及壁画中的竖琴
古埃及壁画中的竖琴
在地狱的尽头,是叹息的墙壁,这也是源自埃及陵墓传统。 在古埃及的墓葬里,在墓室的最内侧尽头,会有一个实际不存在、但是做成门的样式的假门。这个假门的作用,是仅供灵魂出入。
而墙壁上的图案,与埃及神祗玛亚特(Ma'at)及荷鲁斯(Herus)的一种形态相似。玛亚特代表的是秩序、法律、正义与真理,并且在阴间裁决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努比斯称人心脏所用的羽毛就来源于她。而荷鲁斯有很多身份,最重要的是作为法老的化身和守护者。
叹息的墙壁
叹息的墙壁
玛亚特(Ma'at)女神
玛亚特(Ma'at)女神
荷鲁斯神相对少见的一种形态。Horus, Louvre, Shen rings in his grasp. 图片见wikipedia
荷鲁斯神相对少见的一种形态。Horus, Louvre, Shen rings in his grasp. 图片见wikipedia
类似的图案,还出现在亚述(Assyria)的主神阿淑尔(Ashur),和琐罗亚斯德教的天使法拉瓦哈(Faravahar)的形象中。三者的起源应有所关联,但尚无公认的演变路径。
亚述主神阿淑尔. Wall relief depicting the God Ashur (Assur) from Nimrud.图片自wikipedia
亚述主神阿淑尔. Wall relief depicting the God Ashur (Assur) from Nimrud.图片自wikipedia
琐罗亚斯德教守护天使佛拉瓦奇,代表自然规则。Faravahar relief in Persepolis.图片自wikipedia
琐罗亚斯德教守护天使佛拉瓦奇,代表自然规则。Faravahar relief in Persepolis.图片自wikipedia

帕特农神庙:原来在此

最后还剩一个问题,最重要的雅典娜神殿——帕特农神庙,为何不在圣域?它究竟在哪里?
答案是它是属于哈迪斯的,在极乐净土。
在星矢等人首次踏上极乐净土时,看到的就是如下这幅景象。视野中央的神殿,就是帕特农神庙的,或者说帕特农神庙遗址的化身。对比下面幻蓝在卫城拍的照片,多里安柱、三陇板、恰好残存的没有浮雕的三角墙和消失的恰如其分的屋顶。还有一个细节,是柱子中间微微鼓出,这是当时的建筑师对站在神庙门前的视点进行视觉补偿的结果,这样才能让柱子从该位置观察时在视觉上成为一条直线。而远观的话,这中间鼓起就会明显的看到,书中也忠实的画出了这一点(所有圣域建筑的多立安柱是没有这个鼓出的)。
然后,在这幅描绘极乐净土的画面的右上角,有一个方形的小神庙。对比下面的第二张照片就会发现,两者的相对位置、角度,与雅典卫城上帕特农神庙与厄瑞克提翁神庙的侧殿(由六根女像柱支撑的那个)十分一致。
所以,从神话时代一直与雅典娜战斗不休的哈迪斯,其实是早就把你的家放在了我的家里……
《冥界篇》地狱尽头之外的极乐净土
《冥界篇》地狱尽头之外的极乐净土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幻蓝摄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幻蓝摄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与厄瑞克提翁神庙。幻蓝摄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与厄瑞克提翁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