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家居百货 > 帖子详情

「我爱我家」里的房子值1000万!老片中藏了哪些隐形富豪?精华

中国第一喜剧,非「我爱我家」莫属。

知道要翻拍的消息后,康总我赶紧找出「我爱我家」重温了一遍。大概是因为最近关注北京天价学区房、限购限贷之类的新闻,这次看「我爱我家」,我看哭了——

「我爱我家」里的老贾家,实在太有钱了。他们家在北京的大房子,就算是康总我这样的有钱人,也买不起!

发现这件事之后,我又把其它发生在北京的老喜剧片翻出来研究,然后就扎心了:

「我爱我家」之外,平时一副寒酸相,其实却住着天价房子的喜剧片主角,真不少!

这份心酸,我一人承受不来。这就给各位观众老爷看看,20年前喜剧片里的人,到底多有钱。

1993年「我爱我家」首播时,万人空巷,中国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家庭的模样。

絮絮叨叨的爷爷,婆婆妈妈的爸爸,小家子气的妈妈,游手好闲的二叔,不爱学习的孩子。

想装空调得和爷爷集资买,吃大虾就算是「有口福」,孩子上重点中学掏赞助费犹豫不决,看到有钱邻居摆阔也会有点眼红…

「我爱我家」里的老贾家,是最平凡的中国家庭。



可是,平凡外表下,一般人家可没有他们家这么大的房子。


傅老大儿子志国一家三口没有自己房子,跟老人一起住;二儿子志新30岁了还没有正经工作,也只能赖在家里睡客厅;加上上大学的小女儿小凡和小保姆,7口人全住在一起。


不显山不露水的老贾家,在北京住的是一间四室二厅一卫的大房子!




图片来自网络


「我爱我家」剧情主要发生在客厅,一套沙发,一个电视柜,一张书桌,一个书柜,一个橱柜。一家7口围着电视看「渴望」一点不局促,估算下来,客厅面积不会小于20平米。


爷爷和志国夫妇的卧室比较大,不仅能放下床和衣柜,还能再放上组合椅和爷爷的躺椅,这两间卧室不会小于15平米。


相比之下,小凡的卧室以及圆圆和保姆的卧室相对小一些,只能放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但也绝不会小于10平米。


再加上餐厅厨房,算下来,贾家房子使用面积不会小于95平米,建筑面积不会小于120平米——即使是现在,也称得上豪宅!





再从剧情中找到他家住在哪。


小学5年级的贾圆圆同学就读于和平里四小。这个小学真实存在,而且贾圆圆穿的正是这个小学校服。


由此可以确认,贾家住在东城区和平里四小学区片。





第二条线索,「我爱我家」第26集,志新在「家附近」的青年湖和人打架掉进湖里。由此可知,贾家住在青年湖附近。


综合这两条线索,贾家的大致位置,应该就在雍和宫往北走,地坛公园附近的和平里。





根据房屋交易网站的数据,2017年2月,北京东城区和平里周边,二手房均价为92012元/平米。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老贾家房子的价值:


92012元/平米×120平米=11041440元。


听说「我爱我家」的电影翻拍,大致剧情是争夺傅老留下的遗产,康总我只想问导演一个问题:


这不是扯淡吗?老爷子留下的东西再贵,能有这1000万的房子贵?




神级经典「我爱我家」后,导演英达和编剧梁左再次合作,制作了「闲人马大姐」的前100集。


2000年「闲人马大姐」在全国99家电视台播出,创下了非黄金时间12%收视率的纪录。此后梁左去世,「闲人马大姐」成为这位「我爱我家」编剧的绝响。





跟「我爱我家」里的贾家相比,普通工薪阶层的马大姐家寒酸不少。


北京计划经济时代的「筒子楼」,厨房卫生间都是和其他人家共用,自己家空间只有一个客厅一间卧室,建筑面积不会超过45平米。


马大姐也想换房子,但是工资买不起房,单位分房又不好拿。马大姐甚至想出过为了拿到分房假离婚的主意,比后来的假离婚大潮早了10多年。


然而,就是这间让马大姐不想住的破房子,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马大姐家的住址,第41集居委会孟大妈说过,是「西城区大羊坊路小羊坊胡同」。可惜西城区并没有「小羊坊胡同」,所以孟大妈的话只告诉我们,马大姐家在西城区。





真正的突破口在马大姐女儿艾嘉身上。


第一,艾嘉的学校是「文秘职高」;第二,第28集艾嘉学校在她家步行范围以内;第三,艾嘉放学后去后海和同学野餐然后回家,说明学校和家都离后海不远。


北京西城区所有有文秘专业的职高,离后海较近的只有「实用美术职业高中」,且其前身就是「西四外事文秘职高」,1996年后地址在地铁二号线阜成门站附近。


再联想到第71集马大姐从家跑到护城河救人的情节,马大姐家肯定也在阜成门附近。从北京动物园南门向南步行,不到半个小时就能走到她家。





根据房屋交易网站的数据,2017年2月,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周边,二手房均价为110433元/平米。


110433元/平米×45平米=4969485元。马大姐的家,也是500万的豪宅。


想想电视剧里马大姐,平时过得抠抠索索,打车都要咬牙,收一张50块假币能别扭一整天,对此康总我只能说:


这大概才是朴实的富人应该有的样子吧。




时至今日,冯小刚1997年的电影「甲方乙方」,仍被很多人看作是他最好的电影。





电影中一条主线是葛优的房子。只要能结婚,家里一套多出来的房子就归他。以此为借口,没有正式工作的他屡次三番求刘蓓和他结婚,最后居然真把刘蓓追到手。


其实葛优这套房子很小,进门之后一套沙发一张床,再加上一个阳台,并没有其它空间,最多40平米。如花似玉的刘蓓当然不是冲着这套小房子才嫁给他的。


但是,放到现在,葛优这套小房子也是不俗的资本。






葛优的房子在哪?电影中丝毫没有提及。但是,这个问题也并非无迹可循,康总我凭借比名侦探柯南还要敏锐的推理能力,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


所以,下文请配合柯南背景音乐阅读。


电影里葛优和刘蓓拿到房子后,去超市时捡到女明星的狗,超市门口可以看到「普尔斯马特」的字样。







故事发生的1997年,北京只有一家普尔斯马特超市,地址在北四环外的学清路上。


没有人会去离自己家很远的超市买东西,这家普尔斯马特超市离葛优的房子不会太远。


另一条线索,1997年北京东四环刚开始设计,四环路尚未全线通车,四环外的北京还没怎么建设。站在学院路旁边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往北看,基本上是一片荒地。


由此可以断定,从学清路向南,进学院路,再进入四环,葛优的房子就在这附近。





巧了,就在北四环以南,学院路旁的塔院小区,正好有房型完全相同的房子在房屋交易网站上出售,面积40.29平米。


网站上这套房子,单价109208元/平米,总价440万——


如果是现在,葛优在电影里不用折腾什么「好梦一日游」公司,单靠收房租,就能成为货真价实的钻石王老五。





平凡的老贾家,寒酸的马大姐,「自由职业」的葛优,居然都拥有北京的天价房,这不禁让人怀疑:


如果生活在20年前,如果出生在北京,生活是不是轻松很多?


其实未必。



20年前的「甲方乙方」里,刘蓓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可是不幸福的」,葛优回应「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闲人马大姐20年前的工资仍然不够买房;「我爱我家」里的志国20年前仍然只能住在老爹的房子里。

房子也是他们心口的大石头,但他们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现实的烦恼不会因为你早生20年或者生在一线城市而消失。只会哀叹房价飞涨,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哀叹自己出身平凡…这样的人,生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快乐。

既然生在这个时代,那就像个爷们儿一样把腰杆挺直,笑着生活——

房子是奋斗的动力

不是怨天尤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