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心情驿站 > 帖子详情

小时候看到的火烧云为啥特别少见了?

请相信你的眼睛,这不是怀旧情感带来的错觉,而是地质周期在大气中的反映,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沧桑。

你觉得火烧云少了,首先当然和城市生活方式、雾霾、楼房密度增加有关,毕竟和小时候相比,大多数成人看落日的次数都少的可以忽略不计,更不要说晚霞了。但即便排除这些因素,的确最近十几年的晚霞颜色比我们的童年要淡的多,不要以为这是玩笑


考虑到网民的主体年龄,他们所说的“小时候”一般是指80年代—90年代中前期。现在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比,有一个晚霞的成因明显减弱——空气中大颗粒的尘埃变少了。


先看这个新闻:

译言网 | 冰岛火山灰吹不到美国,但会带来美丽的晚霞


不过,也无迹象表明会有火山灰落到美国。“本星期北美可能会出现一些很美丽的晚霞,但这将是唯一出现的变化。”NOAA全球系统部的预报分部负责人Stan Benjamin表示道。


可见近年冰岛火山中型喷发,对美国的唯一直接影响是晚霞更绚烂。


又比如这个新闻:

智利火山灰飘至圣州内地染红晚霞




智利的CALBUCO火山在上星期喷发,火山灰飘入巴西境内,甚至染红了圣保罗州内地的落日。
据专家称,火山灰穿过大陆,于上周末到达圣保罗州内地。
据圣州坎皮纳斯天文观测台的天文学家朱利欧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火山灰改变天空颜色。他表示,在1990年时,菲律宾的PINATUBO火山爆发时,火山灰也曾使天气连续数日改变颜色。他表示无法预测这样的天空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我读书的时候,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篇文章:《火烧云》,现在貌似还有



这篇课文后面配着一篇科普性的阅读材料:


火烧云 清晨太阳出来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早霞和晚霞。为什么会有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呢?原来,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太阳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在日出、日落时,到达地面的光要通过很厚的空气层,如果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小尘埃或雾状水滴,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的颜色就会呈现橘红色,使飘浮在大气里的云也染上了红色。因此,朝霞和晚霞的玫瑰色和红色的色彩,都是由于红、橙色的光容易通过含有微粒的大气的缘故。


这样因果就很清楚了,火山灰可以直接制造火烧云,也可以充当水滴凝结核间接制造火烧云。许多重大火山喷发都能影响全球大气的尘埃密度,进而在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内让斜射的阳光显露出更明显的金红色,让晚霞的颜色更壮观。如果出现连续的火山大喷发,就会出现一段特别的晚霞年代,同时伴随着全球的气温降低。(尘埃遮挡了阳光)


我们通常说的晚霞,还要包括晚霞馀晖,这里百度百科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有时代感的油画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哪个年代的大型火山喷发较多?下面有专业的论文考据:

1750-2010年强火山喷发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即1981年-1995年火山爆发的确比之后的二十年要密集,考虑到火山灰的后效,这正好对应大多数网民的童年和少年。童年的晚霞比现在更红,更绚烂,这不是怀旧造成的错觉,而是真实的大气环境变化。上面那篇小学课文《火烧云》,是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的一部分。萧红生于1911年,她的童年恰好是上面那篇论文提到的20世纪第一个火山爆发高峰期——1911-1920年。80后和萧红在童年分享了类似的超常火烧云景色,又通过小学教材进行了跨时空交流。



另一篇基于一线观测资料的气象论文也佐证了这一点:

青海高原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1980年的圣海伦火山爆发、1991年的皮纳图博火山超级爆发都是人类史上数得着的火山爆发,中间还有日本大岛火山、特雷基火山等中型爆发,这些火山灰塑造了我们的童年,也塑造了历史。80年代-90年代初,高纬度地区因为高空火山灰而气温下降,农业减产,工业生产成本上升,苏联经济受到巨大冲击。1991年出现的苏联解体,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火山导致80年代的经济减速,农业减产(美国纬度比苏联低的多)。而此后随着火山间歇期出现的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气候变化趋势至今扯皮不清的重要话头。


苏联的朝霞或晚霞,1917-1991,苏联生于20世纪第一个火山活跃期,亡于第二个。


2014以来,地壳再次进入活跃期,地震和火山频发,晚霞的颜色也因此逐渐重新变深:


全球火山活跃喷发 多班飞机停运(高清组图)


全球火山进入活跃期


再过十几年,就会有新一代网友上知乎来问:“为什么小时候清冷的落日景象越来越少了?”。让现在这一代网友顿生沧桑之感。但这并不是个简单的情怀问题,严肃科学研究真的会从文艺作品的晚霞颜色中寻找数据:


科学家通过名画研究大气变化


与其他科研项目不同,泽雷弗斯科研小组的灵感竟然来源于世界名画。他们已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季刊中。
为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泽雷弗斯领导的研究小组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勃姆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
他们最终选定了透纳等5位画家的作品做进一步研究,因为这5位画家多幅日落作品的创作时间,正好与历史上主要火山爆发年代相同,能反映出火山爆发前后和爆发过程中大气情况的变化。泽雷弗斯相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艺术作品为线索,对气候变化展开科学研究。

他告诉记者,最初欣赏透纳画作时,研究人员只是感到作品中晚霞的颜色浅深不一。参考作品创作的时间,他们发现晚霞颜色的变化与历史上主要火山爆发的年代惊人相似。尤其是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前后,相关画作中晚霞的颜色发生显著变化。

“之所以着重研究透纳的作品,是因为他的创作时代经历了三次重要的火山爆发,”泽雷弗斯说,“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喷出的滚滚浓烟遮蔽了天空,此后大气冷却效应导致了农作物歉收,全球饥荒。另外两次火山爆发分别为1831年菲律宾巴布延克拉罗火山爆发,以及1835年尼加拉瓜科斯圭纳火山爆发。按照常理,大气粉尘含量越高,晚霞红色越深。这三次火山爆发后,透纳作品中晚霞的颜色突然加深。”


最后转一个网友的创意:来自小野妹子学吐槽


拍完火烧云倒过来看看,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竖直的方向感一旦被翻转,杂乱的小城市就成了壮美的云上飞船。你在童年这样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