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微吧 > 财经 > 帖子详情

中国搞共同富裕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共同富裕我的看法不是都一样钱和财富差不多,而是要让生活质量都尽量拉齐一些。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水、电、气、网在一个区域内的均衡!中国最大特点就是地区内部基础设施的相对均衡性。
比如在一个城市里面大家都会搞一样的自来水,标准是统一的。一样的电,电网是统一的。电统一大家好像理所当然,其实看上次美国德克萨斯州穷人没有电冻死,富人不断电就知道他们供电体系是不一样的,有钱供电保证会更充分。
一样的网络,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和宽带在城里都是一样的覆盖,只要给钱,套餐选择速度由人,不会因为你是住的房子贵的小区比隔壁便宜小区就给你差别。
同样的,一样的有线电视、煤气管,一样的收费,不会因为你的小区房子贵和便宜给你差别收费。

其次是义务教育学校。目前这是是做得不够好的。但是后续会通过名校兼并弱校,集团内轮岗、区内轮岗办法,全面调配教育资源,先把各学校的教师队伍拉齐。
当然,很多人知道,名校其实是家长和学生本身有先天优势,但是校风也很重要。慢慢的,中国各地有可能像西藏和南疆,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都包了,这一块相当于把成人礼前的教育解决了。剩下的要上大学还是职业学院自己能力了。

再次,是尽量在一个地市搞一样的医保。再加上大病保险,保证生病有得医,大病不返贫。医疗通过医药集采和医生队伍建设,加大医院密度等办法,是可以让老百姓减少生病致贫恐惧的。

第四,是住房的尽量宽裕。看现在越来越提倡公租和共有产权住房,其实就是新加坡模式,绝大多数人都是住在政府建设的房子里面,个人有部分产权,买卖只有一个对手就是政府。也有少量完全市场化的住房,但是价格的涨跌影响不到民生。

这些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大宗支出尽量的均衡。而在出行方式,比如豪车还是入门车或者公共交通出行,在衣物和食品上,在休假旅游上,个人可以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和个性。这样有个很均衡的平台托底,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实际上央视已经解释,会议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三个“多”:一是人数多,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二是内容多,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裕;三是步骤多,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逐步实现。

因此 ,中国因为基础生活设施、医疗系统、教育资源、土地资源的公有性质,中国可以搞得一个非常均衡的底盘,在这上面生活的国民生活质量都大差不差,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共同富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