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互联网 > 帖子详情

拼多多的问题在哪里?

1、电商的本质就是流量+零售,别去管任何“高深莫测”的说法,抓住这个本质。

2、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各种“模式创新”没有任何壁垒,你可以别人也可以。

3、如果某种商品,大家都是一模一样的价格,你会在京东阿里买,还是会在pdd买,想想?

4、如果某种标品,pdd显著的比阿里和京东便宜,那么便宜的逻辑是什么?这种逻辑可以持续吗?

5、如果某些商品,只在pdd上有,在阿里和京东上都没有,那么“独家供货”的逻辑是什么?这种逻辑可以持续吗?

6、一个健康的产业链,一个想要做长久事业的制造商,要的不是今天有明天不知道有没有的“爆款”,要的不是依靠各种“花招”吸引用户的冲量,真正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购买量。一个制造商,只有当订单量是一个较为可以长期预测的状态,才能够去优化供应链,才能去更好的升级研发,否则,光一个库存管理就可以把你搞死。pdd的玩法,应对小企业做点小生意没问题,应对大企业做个补充也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支撑起大企业的战略和整个行业的进步。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玩具制造商,过去基本上每年卖1万个玩具左右,你听说了ppd,来到了pdd平台,依靠pdd的补贴或者你自己在pdd上面花钱做活动,1个月卖了3千个玩具。好了,请大家想想,你准备下个季度或者下个年头备多少货的库存?备的少了,到时候有量你满足不了,备的多了,如果没量你会被库存拖死。但是pdd的补贴或者你自己花钱做的活动,只是一个“事件”,不是常态,你根本无法据此预测你未来的销量,因此也就根本无法去优化自己的链条,你只能继续以投机的心态去做点买卖,而永远也不是一个事业

反过来说,假设有一个大制造商能够在pdd获得稳定的流量,有良好的订单预期,那么人家又为什么要维持低价呢?赚取一个相对市场公允的利润不过分吧?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不又绕回去了吗——前期通过铺贴和活动砸流量,推爆款,然后通过后续的商品进行长期收割。那如果大厂商多了,pdd的流量自然越来越集中在头部少数人手中,这样会对现有广大卖家有永久性的冲击,毕竟你不可能指望pdd长期补贴和小卖家长期的拿钱砸流量。

这就变成了悖论,成熟的市场一定需要有商业集中度,有集中度才有规模化,才能集中力量研发进步,优化链条。举个例子:pdd上面有非常便宜得离谱的电视机,如果廉价电视机厂想要发展提升,就必须要首先销售起量,然后投入研发,然后产品升级,接着可能会进一步起量,市场份额扩大,价格上升,利润上升。当然有的人可能说廉价电视机厂就别升级呗,一直卖足够廉价的电视也挺好,但是你必须要明白一个事情,在行业的视角,这个廉价电视机厂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来廉价电视机,核心的原因是头部的电视机厂把产业链培育起来了,养起来了,如果没有头部的电视机厂,就绝不可能有廉价电视机厂。华强北号称可以自己组装出一台iPhone,确实可以,但如果没有苹果,还可以吗?所以商业一定要有集中度才能有发展,才能惠及产业链。但如果市场越集中,就越不pdd化,pdd就越没有特点,就越容易被阿里和京东的优势碾压。

7、也许pdd短期内会越来越大,收入利润会越来越高,但是ppd的模式下,广大依附在ppd平台上的制造商、经销商,很容易就会走到自己的天花板,不过是成全pdd在资本市场吃肉而已。真正想要持续的进步和提升,这些制造商、经销商必然要去走向阿里京东或者是线下。

pdd依靠社交来获取相当的流量,但是很多东西都是会折旧的,一个人的信用是会折旧的,当背书的东西多了,当背书的东西不靠谱的多了,当大家兴趣下降了,这个人的信用能不折旧吗?

8、pdd现在还在亏钱,还在靠补贴维持流量从而维持住收入规模,过去京东也一直亏钱,但京东的盈利逻辑很简单,依靠独一档的物流服务来提高售价从而提升毛利率。京东的物流可是实打实的让阿里都避让三分,而pdd至今为止有什么东西是让阿里京东都没法复制的吗?大家可以想想pdd将来盈利的逻辑是什么呢?

9、阿里和京东的存在,都对消费供应链的很多方面有着重大的提升作用,而pdd时至今日,对消费供应链有什么提升吗?2020年了,阿里已经发展了很久的人工智能,智慧金融;京东已经发展了很久的智慧物流,智慧仓库;阿里京东都在努力做供应链下沉。pdd呢?还在集中精力玩流量,还在钻头觅缝和用户玩心理游戏、人性游戏。

阿里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京东的口号是多快好省;pdd的口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