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小商品 > 帖子详情

GDP的嬗变和诡计之一

                 利润还是积累,什么是经济增长?

    人口的增加、科技的进步、效率的提升、产品的创新等等都会带来经济增长点,但是与其说这些东西带来了经济增长,莫若说经济增长帮助我们实现了这样的目的。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人类的劳动不仅要能够创造出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的劳动产品,而且要能够创造出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剩余产品,也就是利润。如果说,工具的使用是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性标志,那么利润的出现及其影响,就是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过渡的标志。我们之所以需要利润,是由于现代社会人类付出的劳动和收获的成果并不会在一个相同的时间轴上重合,一方面不同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要使用固定资产。由于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都很长,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把投入完全转化到产品中去,所以它要求所有的生产型企业,当期生产必须要留有较大的富余,从而形成相当大的投资规模,才能支撑起这样的产业结构。利润的出现,使劳动者在他的劳动付出还没有完全转化到产品中去的时候,就可以提前使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利润是生产的富余,这种富余是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富余,本质上就是GDP的富余。GDP有两种产生方式,第一种是当期劳动一次性转化,第二种是当期劳动分次性转化。比如一个菜农和一个果农,两人的劳动量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收获方式,菜农每年种菜,果农每年种树。菜农每年种十颗菜,每年的GDP就是十颗菜。菜农历年的GDP是这样排列的:十颗菜、十颗菜、十颗菜……。果农每年种一颗树,每棵树寿命十年,每年每棵树结一个果子。果农历年的GDP是这样排列的:一个果子、二个果子、三个果子……十个果子、十个果子……。最终他们的产量是完全一致的,每颗菜的价值和每个果子的价值相等,每十颗菜或十个果子的价值合一个劳动力的价值。
    利润既然是生产富余,利用富余雇佣新的劳动力,就可以实现规模扩张,所不同的是扩张速度。我们假设种菜或者种树富余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个比重称为积累率,那么种菜的每一年产业扩张的规模等于积累率,种树的每十年产业扩张的规模等于积累率。实际上种菜业就是GDP一次转化产业,积累率就是利润率;种树业就是GDP分次转化的产业,积累率要远远大于利润率。用利润率去衡量经济增长是很不全面的,要全面衡量经济增长就要使用积累率。利润率只有用来衡量GDP一次性转化的产业经济增长才是有效的,它指得是能一次性转化的劳动的积累程度。现代国家经济发展都是混合型经济,一次性转化的劳动和多次性转化的劳动并存,所以同样的积累率下,各行各业的利润率是完全不同的,而只有相同的积累率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在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业追求的是利润率的一致性,而不是积累率的一致性,各行各业发展速度完全是不一致的,永远无法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也不能从本质上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受利润率支配,种菜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大大的快于种树产业,两者有一个交集,十年后种菜的年总产量和种树的年总产量相等,只要双方的规模不再变化,这个时候种菜和种树的利润率是完全一致的。然而现实中,市场是不会在十年后才开始进入供需平衡的,而是马上就会以价格调整的方式进入供需平衡,此时菜变得很便宜,果子变得很贵,迫使部分菜农破产,转型为果农。果农们其实并不知道,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建立在第一个果子收获之前,而果子生产的高峰则是出现于十年之后,因此在果子生产的高峰阶段,市场将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这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种树的危机,而不是种菜的危机。种菜有危机,来年我不种就行了,种树有危机,不管你种不种,过剩都不可能消除。从产量最低到产量最高要经过十年,这个十年正好是果树的寿命周期,因此上我们说经济危机的周期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周期。
    利润率是一个人为指标,中央银行或者商业银行都可以左右这个指标,换句话说,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利润率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理论上讲,利润率很高,积累率就会很高,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很快,比如说我们有一家汽车厂,只要我们给工人的工资足够的低,或者我们汽车的价格可以卖到足够高,这家企业就会以足够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现实中实现起来很困难。任何行业的发展总是要首先生产出满足劳动者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产品,才能用富余的产品追求行业的发展,除非是该项目不计成本,也没有技术瓶颈。同样的利润率下,不同产业的积累率其实是完全不同。我们还以种菜和种树为例,我们假设这两个行业资本化了,利润率都是10%,很显然种菜的积累率就是10%,但是种树的积累率要达到40%(计算过程略)。虽然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率通常较低,但是通过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积累率,也就是说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家的分配权重越大,贫富之间的差距也越大。
    种菜和种树,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种菜当然是最快的方式,但是种菜对劳动力供应要求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树对劳动力供应要求低,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无论是种菜还是种树,都会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顶点,这个顶点出现的时间和固定资产的折旧周期是一致的。在我们达到经济增长的顶点时候,如果劳动力停止增长,经济发展就会停顿下来。为了让经济增长不停顿下来,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固定资产的权重,也就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让更多的人种树;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提高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加大前期投入的力度,使我们的树龄更长。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当代科学发展的特征完全吻合这种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就是我们的科学研究越来越进步了,但是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超前了,从最初的投入到最终的产出时间越来越长,相当于我们的树龄越来越长了,它适应于人口缓慢增长或不增长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和劳动力是有限的,技术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单纯的依靠实体经济的增长往往越来越困难,虚拟经济的增长就越来越重要了。请看GDP的嬗变和诡计之二:幻象还是存在,一加一为什么大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