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五金机械 > 帖子详情

中国库存“告急”?出口额暴增900%,是什么产品被全球抢购?

近日,一则消息震惊世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我国有这样一件商品,出口额暴增900%,销售极为火爆,供不应求。

那么这个商品是什么呢?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这背后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中国库存“告急”
这件商品就是汽车零件,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今年1到8月,汽车零件商品出口总额达到3165.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6%。

而2019年的同期数据为312.2亿元,相较之下,汽车零件的出口额足足增长了9倍多。

全球汽车产量明明是处在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为何我国的汽车零件突然就备受青睐呢?

就拿位于浙江杭州的兆丰机电来说,在其生产车间里,这条全自动生产线从铸造原材料开始,

到加工、再到成品装配,仅仅只需20秒的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汽车轮毂轴承,远销欧美30余个国家。

该公司的负责人孔辰寰表示, 当下其公司40余条生产线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的状态之下。

因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收到了大量的出口订单。订单量涨幅超过80%,手头上的订单都排到三个月之后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状况,一是因为以往的订单开始逐步恢复,二则是由于海外市场整体的库存较少,而中国又是率先摆脱疫情开工的国家,国际订单自然往国内跑。

无独有偶,位于浙江湖州的汇大机械制造工厂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而其主要生产的就是诸如转向器这样的铝制汽车零部件。

因为爆单,汇大机械早在去年就紧急整合扩张了三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将生产效率整整提高了30%。

同样位于浙江的某铝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代表韩斌表示,近两年来,其公司的销售额保持在高速增长的一个状态,增长率大概是在40%左右。

公司去年的年产量是在500万套左右,而今年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200万套。

据悉,由于芯片紧缺的缘故,导致全球汽车产量严重下滑。受此影响,整车厂提供配套服务的零部件需求减少。但是却几乎没有影响到新能源车和维修售后市场的需求。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零部件分会的秘书长助理杨甫看来,由于汽车销售量减少,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转换,一大部分的零部件发生了变化,所以主机配套代工少了一些。

在这种大环境下,像机油、发动机、变速箱会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进入下行,但譬如底盘、电机等应该会是上行趋势。

随着车龄的增长以及汽车普及容量提高,售后将会呈现一个高速上升的状态。

根据上海海关统计处的数据,今年1到8月,从上海口岸出口至美国、日本等地的汽车零部件就达996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了36.4%。

原材料、海运费轮番涨价
按理说,爆单应该是企业值得开心的一件事,但是本应感到开心的企业却也有一半忧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实际上,企业在为涨价的原材料以及昂贵的海运运费而头疼。

就比如说,位于浙江台州的三元车辆净化器公司,今年受到原材料成本和海运运费双双上涨的影响,

即使其手持多达2万套的订单,能日产800套,但是生产成本却至少上升了20%,也着实够让人心烦意乱的。

除此之外,去年的不锈钢价格为每吨8200元,但是今年却已经涨价至每吨14000元;而原本每吨4200元的铁板,目前也已经涨到了8300元。

净化器生产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贵金属铑的价格也由原来每克2000元,暴涨三倍。海运费更是夸张,涨了10倍有余,甚至经常会出现抢不到货柜的情况。

某车辆净化器公司总经理王六杞认为,疫情、高昂的海运运费、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都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原材料上涨对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是必然要面对的棘手难题。

面对此种状况,当前零配件企业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将重心放在创新研发和提高新产品的定价方面。

浙江湖州有一家生产安全带内部金属零部件的企业叫剑力金属。由于安全系统对于产品稳定性方面要求高,对于新品的研发加验证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从去年开始剑力金属大力加大新品投入,如今新品生产比例已超20%。

在蜂拥而至的订单促进下,国内相关企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得到了很大的利润。

而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的高速增长,不仅对企业来说有好处,也能带动类似汽车售后与维修相关产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更能帮助中国在世界打响口碑,提高我国的国际知名度。但是“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我们不能只看到向好的一面。

按照经济学总结的规律来看,供需对价格有着直接的影响。产品供不应求就会导致它的价格上涨,汽车零部件也是如此。

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者,看着外国对我国零部件甚至是原材料的疯狂购买,纷纷哄抬价格。

但是我国却并未让汽车零部件的价格上涨过多,这就导致零件制造商的成本增高,利润降低的情况。长期来看,对于一些企业的发展相当不利。

同时高昂的海上运费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尽管如此我国仍然不得不采用海运,这就导致利润下降得更加严重。从整体来看,对我国来说也并非一件好事。

而且,由于零部件的爆单,为了能够及时完成交接,只能延长工人上班时间。工人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加班最终会成为绝大多数企业车间常有的状态。

然而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自然分给工人们的报酬也无法与之付出的劳动相匹配,长久下来工人们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

更麻烦的是,一些企业原本是相互合作的“好兄弟”,为了争夺订单,他们之间“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这让良性的竞争变了味儿。

但不论如何,在国家调控下,整体走向逐步回归正轨。在此情况下,美国对于中国制造的依赖可谓是日益渐长。

美国非常依赖中国制造
在过去的12个月内,中国制造的呼吸机以及口罩等产品,成为了美国市场上的抢手货。甚至出现多个州一起争抢中国制造呼吸机的场面。

曾有国内的呼吸机厂商表示,来自美国的呼吸机订单就像雪花一样多。

在上一个五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从23.5万亿增长至31.3万亿,连续11年稳居世界制造业大国首位。

在疫情期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口罩大概有438.5亿只,还有约11.9亿双的手套,9.5亿套左右的防护服,约5403万副的护目镜以及17585台呼吸机。

同时据美国相关人士表明,美国80%的针头和注射器也是来自中国。

美国到底是有多依赖中国呢?

美国一位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公然质问:国会议员和工作防护装备为什么都是中国制造的?

其本意在号召美国重视制造业,岂料美国网友却来了个有力的回击:“那你就先别用中国制造的手机发这条帖子。”

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极度依赖,表现在方方面面。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亚马逊了。

很多人认为亚马逊里肯定是美国卖家居多,但是经过专门分析电商业务的机构却发现,

在美国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超级卖家,有将近一半是来自中国的卖家。

换句话说,实际上中国企业才是亚马逊顶级卖家的“主干”,是不是很惊讶?

这里面就有一位手持十几个品牌的中国企业,叫做Kimzon。其总部虽然在成都,但它却在国内几乎没有销售业务。

美国销售额在其总销售额中的占比达到70%,欧洲销售额占比为20%,日本销售额占比为10%。

更令人佩服的是,当这家“大卖企业”被美国征收关税之后,老板李德伟大手一挥,做了一个低调但有力的反击:将其公司商品在亚马逊上的价格提高了15%。

除了亚马逊,义乌可以说是中国制造的风向标。而对于义乌,美国对此的了解可能就是:川普常带的领带以及那顶写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帽子的产地。

但是义乌的地位绝不仅仅如此。要知道在疫情发生前,世界上96%的集装箱都是中国生产的,义乌的货物通过集装箱装载火车运抵世界各个角落。

外国孩子们在用的文具,小到图钉、贴纸甚至胶水,全部都是中国制造的。

而在此之前,美国媒体就坦白承认,10个美国人购买的商品里,有9个是中国制造的。

这也间接反映出美国对我国商品的依赖性。

根据美国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对外国投资最具吸引力的三大要素分别为: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工业供应链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

同时就连美国制造业的龙头老大都表示,美国确实对于中国制造有着极度的依赖。

玩具公司基本乐趣(Basic Fun)的首席执行官杰伊·福尔曼也曾表示,曾经考虑过要将一些中国业务转移到别的国家,像越南或者印度。

但是经历过种种的事情之后,其认为最好的选择还是留在中国。

中国不仅有着世界上顶尖的生产供应链,而且事实也同样证明,中国确实有比其他国家更快、更好、更有效应对疫情的能力。

《纽约时报》曾经有一篇报道称,美国人正在横扫中国货,就算排队也要多买点中国商品,而长时间居家的美国人也会抢购一些中国制造的家庭用品和玩具。

在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带动下,中国商品的交易金额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并且,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根据3月份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仅在2021年的前两个月的时间里,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就增加了69.6%,

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激增到5253.9亿元,与同期相比,足足增长了75.1%。

是什么原因造成美国现在的这个局面的?

归根结底,还在于曾经美国着重于“去工业化”。尽管近年来美国一直想要向制造业大国靠近,但却越来越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玻璃大王”曹德看来,美国想要凭借两三年就回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曹德旺直呼:“制造业有一口气,还是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