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商业服务 > 帖子详情

未来 10~20 年,哪些行业会快速发展?为什么?

相信我!这个回答应该能让你有所顿悟!

其实我发现问这类问题的人有非常多,比如说下一个趋势是什么?未来什么行业比较有前途?未来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之类的。

当这些问题看多了之后,我觉得很多人有个思维完全没有转换过来,陷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应该花大量时间去研究那些不变的东西,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去追求那些变的东西(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真正的趋势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沉寂,你也未必等得起,也未必会相信。等得起,会相信也不一定就能很好的抓住。倒不如却抓那些不变的东西。

另外,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我们不是马云、乔布斯那样的天才,可以去发现和抓住那些未来的大趋势。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方向就会很明确了,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那什么是不变的东西呢?

比如说流量、成交这两项非常重要的赚钱技能,比如说女人怕老,家长想要小孩更好,这些千年不变的需求。

不变的东西才是我们更应该去研究的,并且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任何一个领域研究透了,比别人多花点时间去努力,都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上面的这点非常重要,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下面是我之前分享的一篇关于流量和转化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未来的创业者,你必须学会去做两种人。

凡是商业的红利,几乎都被两种人吃光了。如果你想要创业,特别是在互联网的世界创业,必须要做以下其中一种人。

当然,我这里指的是跟大众有关的风口,人人都有可能获得的机遇。而不是一大堆的行业分析,然后其实跟普通人没有太大关系的红利,比如说需要技术驱动、资金驱动的行业。

未来创业,你一定要学会做以下其中一种人:

  • 会流量的人
  • 会卖货的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了两个环节,比所谓的执迷红利要更实际。即使真有什么红利,一般人也会存质疑的态度,思来想去还是走老路。

而且,如果一个人总是执迷红利,就意味着你一辈子都要不停的找红利,红利没有了,你也就心慌了。所以,红利来了不要去排斥,红利走了继续干。

我们以互联网创业为例,如果你在互联网是会搞事情、会卖产品的人,那几乎所有的红利都不会错过。而如果你不会流量,也不会卖货,就算有了红利也不见得就能利用好。其实你也可以仔细想一想:有多少人手中有产品,但就是卖不出去的?核心都是因为不懂流量和流通。这两种人,我称之为:流量体和流通体。


流量体

凡是老人觉得丢人的;
最后都是赚了大钱的。

你发现了吗?2019年的双十一,只要有流量的公众号、平台、抖音号等等,都开始推荐一些好产品,甚至开启了直播卖货的模式。

比如说逻辑思维的脱不花,双十一一场直播也卖了几千万;比如说罗永浩,一场直播卖了1一亿多销量。

比如说李佳琪,这个买噶哥就更不需要多说了。

这些是比较典型的流量体,背后还有一些更小的个体,他们或许没有那么出名,但并不影响。这里声明一下:我不是说让你做下一个李佳琪,这对很多人来说不太现实,很多的大号其实都是背靠团队。我只是在分析商业逻辑,告诉你必须做一个流量体,做一个懂得流量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让老人觉得丢脸的行为,怎么还成为了一种趋势呢?

这还要从互联网的环境开始说起,之前只要一说起购物的话,基本上都是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之类的大平台为主,互联网的零售市场,多数被这些平台占了。

像淘宝之类的平台,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属于中心化的逻辑。但是,以后流量一定会越来越分散,慢慢形成无数的“泛中心”。

也就是说,以后你不一定只会在“京东、淘宝”这样的平台购物,以后每个商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一个平台,有自己的固定群体在消费。

甚至,这样的趋势已经出现了。比如说,你现在刷着刷着抖音,突然刷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产品,那么你就会点击购买。比如说前面提到的,现在很多公众号、抖音号、平台都开始玩起了好物推荐、直播卖货。

所以,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最好机会。当你手握流量的时候,就是你手握财富的时候。而未来没有或者不懂流量的人,将无商可务。

为什么要这么说?

我先给你举个例子,我的父母九几年的时候在广州开便利店,他们换了好几个地段开便利店都赚到了钱。只要每一次感觉客流不行的时候,马上就会换一个地段,重新选址开便利店。每一次重新换店,既能够赚一笔转让费,又能够享受一波新的流量红利。

哪里有流量,就到哪里发展。我发现这是我父母给我上的最好的商业课,假如我的父母不换店的话,我想根本不可能会一直持续的赚钱。

你再想一想:那些在互联网创业的人,是不是很多都是因为流量的红利而逆袭的?比如说十年前的电商、六年前的公众号、微商,以及现在的直播、短视频等等(包括今年刚刚出现的视频号)。

2019年,我服务了一个微商团队,在这之前,也是这个团队创始人的幕后导师。去年刚认识她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什么团队,只是她自己做微商卖一点水果,在她的微信上有一些认可她的代理和用户。

刚开始的时候,她微信上也就只有几千个人,所以卖一些家乡的特长、水果什么的,卖的还不错,在朋友圈卖货的圈子里,也就有点知名度了。

到了今年,她开始代理了一个产品(具体是什么产品就不多说了,毕竟这个也不是什么重点),也为这个产品招了第一批代理。

接着,她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就突破了一百万销量。前段时间她跟我聊天,也告诉我,到目前为止,四五个月的时间卖了2000多万的产品。反正,现在卖什么产品,以她的能量,几乎都可以做起来。

为什么一个新微商团队能有惊人的爆发力?

除了产品、营销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有了流量,现在已经有500多个代理,而现在的她微信上也有几万个好友,很多都是她的用户。

现在获取流量的费用水涨船高,对于很多人来说,缺的已经不是产品,而是稀缺的流量。如果你在互联网研究透了“流量”这个环节,你就能帮助很多商家建立自己的“流量池”,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卖货赚钱。

今天,我刚好也看到一位朋友发了这样的案例,他的一位朋友通过创业,已经买了房子,开着一辆奥迪。

之前是在新媒体公司工作了三年,他从来也不在乎加班费、底薪和休息时间,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流量体”。只要一有什么新平台、新app出来,他都会选择去学习去研究怎么获取流量。

所以,在他自己创业的时候,他也通过短视频获得了很多的流量,最高的时候一个月月入六十万的纯利润。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什么是互联网最大的红利?什么是互联网永恒的红利?难道不就是流量吗?即使没有红利的时候,你如果懂得引流,也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红利”。

这就是为什么我过去一直在强调: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存在被淹没的现象,只存在一个人被高估的现象。因为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只要你有点才能,能为别人带去价值,就可以被人发现。

你可能会说:直播,自己不好意思露脸,码字,完全不知如何下笔,音频,好像声音也不性感。

是不是就没机会了?

并不是。

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不适合做一个“流量体”,那么你需要做第二种人——“流通体”。


流通体

如果你不能身居幕前;
至少你应该躲在幕后。

流通体,指的是会卖产品的人。而会卖产品的人,不一定是指微商、电商,也可以是指懂得操盘流通产品的营销人。

在商业世界,有手握流量但转化率很差的人,也有大量资金但投放效果不好的公司。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流量体”,那就一定要做“流通体”。

比如说阿里系、腾讯系、头条系、百度系,这几个主流的卖货平台,只要你熟悉了这些平台的规则、懂得一定的转化、投放技巧,你就会是“真香”。

甚至,你只要玩好了其中任何一个平台,就是你在互联网最大的红利。基本上可以说,赚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我们来看我之前的的一组数据:

这就是我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组转化数据。也有一些普通的商家,国庆期间通过短视频带货,一小时就卖出了60万的销量。

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最早专门研究二类电商(也就是营销人经常所说的信息流),你在朋友圈看到的广告、你在公众号文章、头条文章看到的广告链接,这些都属于二类电商。

最早他只研究二类电商的投放、转化,一年也有个几十万的收入。现在他除了做二类电商,也会研究一些社交平台的投放,一年赚一两百万很简单。

做流通的人,不一定就局限在二类电商、落地页、详情页之类的,比如说如果你懂社群营销,有些人通过维护一个微信群,复购率也可以高达50%以上。

比如说你会写产品文案;
比如说你会朋友圈卖货。

这些其实都是属于“流通体”。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能够流通的东西才值钱,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如果你有让产品“流通”的技能,在互联网上也是一种红利。

即使没有互联网红利的时候,如果你懂得存量的激活、留存、转介绍之类的转化技能,足够让一个人生活的很好。比如说我昨天刚看到我的一个朋友,年薪20万招社群运营(会留存、转化)。

所以对于无数的普通人来说,互联网最大的红利,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掌握了“二流”的人。年轻人,选择在这两个环节钻研、打透,胜过所有的花拳绣腿和新名词,胜过所有的红利。

好好做一个“流量体”或者“流通体”,红利来了,不排斥;红利走了,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