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招商代理 > 帖子详情

中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里我选取日本作为比较对象,来看看中国经济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如果没耐心看,可以拉到最底下,直接看最后的结论


本文改自期刊《现代日本经济》第170期文章——《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文章收稿于2009年。


1.1960年代的增长:外部良性冲击下的爆发式增长



太阳通是日本在六十年代首次建造的摩天楼,六十层为商务大厦;建筑内还汇集了饭店、餐厅、水族馆、剧院、时装店、进口商品市场等,备受日本年轻人、男女学生注目。


1955年到1971年, 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为8.77%,劳动贡献1.85%,资本贡献2.1%,生产率贡献4.9%,整个经济处于帕累托改进的状态。具体来说,以下因素决定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1962年刘易斯拐点到来前后,在个人极高的储蓄率支持下,以厂房和设备为代表的私人投资快速扩张。在工业化起飞阶段,丰富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大转移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率的提高和外国技术的引进,带来了技术的进步。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直到70年代,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出现。环境污染、城市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成为政府管理的目标,增长方式面临改变。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外部良性冲击

自1971年8月“尼克松冲击”之前,日本受到的外部冲击基本上是良性的。1948年实施的1美元: 360日 元的汇率体系是稳定的,这可使日本免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另外,日本于1963年加入GATT, 1964年加入OECD,从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中获得巨大利益。最后,1965年的越南战争特需与19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特需促使日本相关产业扩大供给,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从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到成熟阶段

根据罗斯托的论断,日本自1970年后开始进入到工业化成熟阶段。


(3)国际收支恶化不再,国内政策自由度增大

1966~1970年 5年间,日本的贸易顺差分别为22.75、116、25.29、36.99和39.63亿美元。随着贸易顺差的稳定增长,日本的制造业美元对财富创造贡献开始增大。同时,日本在扩张性经济政策的推行时,不必再担心国际收支的约束,国内政策相对自由。


(4)物价稳定。

1960年代,日本的景气过热往往表现为国际收支的恶化,而极少表现为物价的,上涨。1961~1970年,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只有1.3%,进口物价指数为0. 6%, CPI也仅为5.9%。


(5)产业规制促进垄断

收入倍增计划保证了足够的消费能力。随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日本在1960年代末期受到国际上要求其开放国内市场的要求。通产省提出的新产业体制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国内寡头竞争,企业竞争的对手由国内转到了国外。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后,日本实施的收入倍增计划保证了消费的稳定增长。


2、1970年后的增长:开放条件下的困难与曲折



店铺林立的城市街道;日本东京,1972年。【摄影:nick dewolf】


自1970年后,日本经济就置身于开放的环境下,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结束高速增长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在成功应对通货膨胀与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后,日本实体经济的创造力接近顶峰。当增长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虚拟经济来支撑的时候,泡沫就已经产生了,这是1980年以后的事情。1970到80年代,日本的增长具备以下特征:


(1)外部恶性冲击明显

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日元兑美元从1: 360升值到1:308。1973年2月,日本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另外,1973年10月 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了日本的高通胀。1974年日本出现战后首次经济负增长。


(2)应对输入型通胀,实行严厉的紧缩措施

1974年日本CPI高达24. 5%,输入型通胀明显。日本通过严厉的紧缩,至1978年将CPI降到了3. 8%。这些紧缩的措施包括一年内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与央行再贴现率,并通过窗口对信贷进行指导等货币政策,也包括叫停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等公共支出项目等财政政策,具体见表2。



(3)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日本从“能源依赖”转向节能,在成功克服通货膨胀的同时,进行了产业的升级。工业化的发展重点从基础材料型产业向汽车、机械、电子加工等组装型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从过去的“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转变,向节能型、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型产业转变。同时,日本加快了节能减排的步伐,铝、生铁、粗钢等的产量大幅下降。1973年以后的10年间,日本实际GNP增长47%,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50%。


(4 )新能源开发,公害治理

1974年与 1978年日本分别提出《旧光计划》与《月光计划》,开发新能源与节能并重。70年代末, 日本制定《节能法》和《替代能源法》,核电发展迅速。为日本太能阳发电、蓄电池等技术领先世界打好基础。同时,日本加强了环境治理。减量经营,石油危机后进行全面的产能过程。日本通过减量经营,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经济负担。减量经营包括应急对策、数量应对与质量应对3项。减量经营之后,日本最终承认了高速增长不再的事实。


3、经济增长的所有要素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自1973年以后,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所有要素都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


(1)资本的贡献

民间设备投资实际年均增长率1956~1973年为16%,1974~1985年下降为3.9%。由于设备投资的下降,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开始下降,1970~ 1973 年间为6%左右,1975年之后则下降到3%以下。


(2)劳动的贡献

1955~ 1968年,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年均增长2%,1970年后大多数,年份下降到1%以下。这主要是由于劳动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时间缩短以及教育水平提高接近极限所致。


(3)全要素生产率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1955~ 1968年为5. 6%,1970年代以后为2%以下,下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景气循环已经停止;二是农村劳力转移停止;三是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国际市场贸易萎缩,日本的外需受到抑制。



4.大行业的总体考察




阪神工业区


1970年代建筑业、水.电气供应各领风骚我们把日本不同行业的增长状况进行了分阶段考察。1961~1970年增长最快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服务业、房地产业、农林渔业、建筑业与采矿业。1971~ 1975年,则为建筑业、服务业、农林渔业、金融保险业、运输通信业。1976~1980年为电力天然气供水、建筑业、运输通信业、房地产业与服务业。


1981 ~ 1985年为电力天然气供水、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运输通信业。从各大类行业的增长率看,1971~ 1975年前五名行业的增长率保持了高位,之后明显下降,1981~ 1985年的增长率则没有一个行业超过4. 6%的,远远低于1961~ 1970年平均水平。行业的走势与日本经济的走势基本相当。


据日本富士通研究所的研究‚从附加值和就业效果来看‚日本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经历了如下进程:1960年开始‚先后是高炉炼铁业、医药制造业、 集成电路以及汽车制造。1970年后‚则是汽车、配 件及相关制造业、电气机械、机械器具、家电、音响 等民用电器制造业等。从表5中可以看出‚1970年后日本的主导产业仍然是电力、汽车、化工、钢铁等‚制造业经过升级换代后‚焕发了新的活力。


结论:中日间的比较




当前,中国经济的轴线处于日本从工业化结束到走向成熟的时期,即日本战后第四个经济景气周期的后半程( 1968~ 1971年)的水平。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较早地经受了石油价格上涨与人民币小幅升值的考验,也就是说外部市场的发育有所超前,大体快于轴线5年。而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人均收入等都落后于日本,这意味着中国的内部市场发育有所欠缺,距离轴线差不多6~8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重创中国的出口,中国政府通过“硬”启动,进行负债扩张,2009年全年的信贷新增近10万亿,2010年新增贷款预计也将会超5万亿,天量的信贷必然造就中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为未来的泡沫泛滥制造了温床。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国经济的风险比当年的日本更大,外部的冲击会使得中国泡沫扩散的时间提前。另一方面,中国化解泡沫的空间也比日本大得多。日本的泡沫是在国内实体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余地的背景下外部冲击的必然结果。中国回旋的余地相对较大,只要政府应对得当,在城市化、工业化与市场化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中国将有效避免风险,而将继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