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微吧 > 社会 > 帖子详情

兔子与鹰酱博弈到什么阶段了

兔子与鹰酱博弈到什么阶段了

前期课程我们讲到兔子与鹰酱之间的博弈!一个想要刺破对方的国债泡沫,另一个要拉爆对方房地产.

兔子与鹰酱的博弈到了什么阶段了了,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还是要中场休息?

我们一直在经营中东,打老美的最痛处,我们的痛处被兔子及时管控。随着皮带哥的被抓,房地产要被拉爆了吗?

最近国家果断出手了,把皮带哥(许)给关起来了,现在摆在皮带哥面前的其实已经很简单,变卖海外资产,回来把国内“保交楼”给完成。

其实国家给了皮带哥很长的时间,提出了“保交楼”,结果皮带哥不仅不作为,而且还在疯狂的掏空恒大。

现在我们来想想,王健林是不是比皮带哥聪明多了,当时到处卖资产,保交楼,结果不仅活过来了,国家还在帮助他。其实皮带哥要是把60万背后家庭的房子解决,稳住民生,他还有活路。


从背后猜测,皮带哥的背后团队里面一定有鹰酱的潜伏者,因为鹰酱就是想拉爆我们的房地产。

其实皮带哥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都在钻法律的漏洞。

千不该万不该,兔子给了你时间,结果你却在帮助鹰酱,那兔子还不好好的控制下你?

皮带哥搞得骚操作,什么美国申请破产,结果别的地产公司有样学样,纷纷转移。

那还得了!俗话说:“杀鸡儆猴” 国家这一操作其实是在“杀猴儆鸡”因为杀鸡不一定能敬猴,但是杀猴一定能吓鸡

十年美债已经继续冲高,距离5%是越来越近了。

随着美债不断冲高,全球资产无一幸免。无论是股票、债券、外汇、黄金还是原油,都在强美债的淫威下颤抖。

如果持续下去,一定会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拉爆世界某个地区。

当年鹰酱为了拉爆脚盆鸡,硬是将自己的高利率维持了10年,以达到拉爆脚盆鸡

现在就是看鹰酱拉爆他想拉爆的地区或者拉爆的结果是否能够符合他的预期,否则,高利率将持续的维持

因此全世界都在比拼内功!谁撑不下去,谁就是最倒霉的那个承担泡沫损失的人。(包括美国自己)

我们现在关心的问题是,中国能不能撑过去?A股会不会崩?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美国收割世界的套路。

一、美元美债的收割套路

第一步:降息!

此时由于利率低,海外美元机构贷出去大量美元贷款,非美经济体背上大量美元债务;

如果此时非美经济体的经济很强劲,加的杠杆通常会更大。

原因是,经济越好,实体经济就越有动力贷款搞扩张!

第二步:加息

由于美国本土经济过热,美联储被迫加息抑制通胀。

美国加息对非美经济体会产生三个影响:

1.美元回流美国,耗尽本国外汇储备;

2.高利率叠加经济衰退,导致连利息都还不上;(还的利息是美元计价)

3.所有人都着急借美元,因为要借新还旧,否则就要爆雷。当大家都着急借时,全球美元稀缺,借新还旧的游戏玩不下去了。

由于借的是美元债,所以本国央行印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外汇储备不足,此经济体就爆了,国家破产了。

想要避免暴雷,就只能贱卖资产,用来偿还债务。

于是就能看到股票、债券、房价等都在跌。

第三步:再次降息

当美国通胀降温,或者美国本土出现危机时,美联储就会开始降息。

此时再次释放大量货币,去抄底那些廉价资产。完成一轮收割。

“收割”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是美国主动为之,但实际上,这只是全球经济周期的轮回而已。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根据美国本土的情况而定。顺带着就拉爆了那些脆弱的国家。

什么样的国家是脆弱的呢?

1.经济严重衰退;

2.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3.外债过高;

4.本身信用就不好(比如,俄罗斯、希腊);

5.外贸长期逆差,无法赚取外汇。

理解了这个套路,也就能判断我们会不会被拉爆了。

二、我们(中国)会不会被拉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就看我们相比于其他国家的脆弱程度了。

第一,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对领先

从最新发布的9月PMI来看,只有中国处于扩张区,其他国家都在收缩区。

欧元区尤其的弱!

美国的制造业也不怎么好,不过美国是主要的消费国,所以从服务业来看,美国还相对坚挺。这和美国财政持续发债扩张有关。(也是美债利率走高的原因之一,美国财政部持续宽松,就是为了给美国经济输血,熬死别的国家)


第二,外汇储备足够偿还外债

只要我们的外汇储备能够扛住外资的流动,就不会被拉爆。

我们现在的外债规模是2.4万亿左右,外汇储备是3.2万亿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的外汇储备是足够偿还外债的。

至于某些企业借的美元债,甚至也不用动用外汇储备,大不了就爆了,割外国人韭菜。

只要我们能撑到别人爆掉,危机也就解除了。并非真的要动用那么多外汇储备。

第三,信用良好

我们国家对外没有欠钱不还的历史,综合实力强大且外汇储备充足。

因此信用一直都很好。

而那些经济孱弱,曾经爆过雷的国家,就更可能继续被爆。比如,希腊、土耳其、秘鲁、俄罗斯等。

第四,我国外贸长期顺差

我们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有很强赚取外汇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即便欠了别人钱,未来也有能力还上。

而那种长期逆差的国家,就没有这个能力,一旦外债过高就非常危险

对比以上四点,结论就是,我们打这场持久战的胜率很高。

况且,我们对目前我们最脆弱的房地产已经出手了,开始杀猴吓鸡了,相信后续的房地产公司的大佬们除非想进去,否则就要想着方法来“保交楼”!

所以,我们虽然怕拉爆房地产行业,但是我们兔子还是有实力解决一家房地产带来问题,但不能所有的都暴雷,那确实是受不了,所以采取杀猴吓鸡

但这种持久战其实对任何国家都没啥好处,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比如,为了稳住汇率、股市、债市和楼市,我们也是要损失不少外汇的,而且还会一定程度影响经济复苏。

现在央行正在动用外汇储备稳住汇率,让离岸汇率稳定在7.3附近。(其他不少国家汇率已经撑不住了)而其他部门也在积极的稳住股市、债市和楼市。

同时还在加快全国经济复苏。

咱们只要扛到某个地区爆掉,就胜利了!!

四、为什么总是要爆掉一个地区呢?

当局部某个地区爆掉后,大家就会疯了一样去抢避险资产。

啥是避险资产呢?

当然就是这个美债啦!

你可能会问,黄金不是避险资产吗?

黄金确实也是,但是在危机刚爆发时,就连黄金都是跌的(因为黄金不能直接购买商品),大家全都去抢美债。比如2020年疫情在全球爆发时,黄金大跌,美债价格大涨。


当美债再次被疯抢时,美债利率自然就降下来了,然后就是全球股市企稳回升,而且通常会修复得很快。毕竟之前跌得就不正常。(大都不是基本面出了问题,就是流动性缺失了)

美国自己会不会爆掉呢?

谁说没可能呢?

如果其他国家顶住压力,就是没爆,那么美国就只能玩脱线,自爆了。比如,2000年和2007年。

一旦美国自爆,美联储就会立马开始放水以及回购美债。

要知道现在美国是股债双杀。

当初100美元面值的30年期国债,现在只剩55美元左右了。

是的,你没看错。玩债券都玩得腰斩了,比股市还惨。

不过对于美联储来说也不吃亏,到时候可就是真的抄底美债了,捡了个大便宜。

有没有可能不拉爆局部地区呢?

也有可能!

五、美国就业数据很关键

接下来美国将公布的就业数据(包括通胀数据)很关键,如果美国经济依然冷不下来,美债利率也就很难掉下来,各路空头还会玩命做空美债。

那么,世界上某个脆弱的国家就危险了。

80年代的拉美,90年代的东南亚和韩国,次贷危机后的欧洲,皆是如此。

但如果就业数据有所冷却,全球都会松一口气!

此外,如果中美关系缓和,中国暂停抛售美债,也能有一些积极影响。

大家看完后,估计菊花都得一紧。

不过,其实不用那么紧张。

即便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危机,对于A股来说,现在有四点优势。

1.估值相比其他股市已经很低了,即便下跌,幅度要小很多。

2.我们自己的经济不大可能爆掉,那么股市下跌仅仅是因为流动性不足,而不是杀逻辑。流动性引起的下跌,通常很快就会回补。

3.我们的经济相比其他国家,走在了前面。10月份即将公布社融、通胀和社零等数据,大概率会持续回升,这就会对冲外部的冲击。甚至最后,我们还能捞到不少好处,因为资金最终会流向经济强的经济体。

4.政策正在积极恢复经济和稳定资本市场。

照现在这个节奏看来,平准基金被逼出来的概率越来越高了。

这已经不是安抚散户情绪的事了,而是打好金融战。

如果不了解平准基金的,大家可以去搜一下,这个是国家专门为了稳定金融市场而设置的各项救市基金

而且,还有三个月就年底了,管理层也要做绩效考核了。再不加把劲把股市稳住,这个年都过不好。

投资之路不易!持有的过程总是一路坎坷......

但最终它还是会抵达终点。

就跟这次各国博弈一样,谁先稳不住,谁就承担损失!

稳不住的投资者,就是那个冤大头。

一路坎坷也是有意义的,它能增加我们的经验,丰富投资阅历。

最终才能把那些看似简单的常识和规律坚持到底。

好了,第一部分讲完了,节后也没有啥可以担心的了,只能说是平平淡淡,不要有很大很大的期待

----------以上:第一部分讲完了---------------------------------------

----------------------------------以下:开始第二个部分-------------

开始第二个部分《中美博弈到了什么阶段了?》

继中美商务部成立联络工作小组之后,中美又成立了经济工作小组与金融工作小组,现在来看,中美之间激烈的博弈目前大概率进入到中场休息的阶段。

为啥中美能进入中场休息阶段?

这是中美博弈反复拉锯相持不下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美博弈,普通人能想到的是双边贸易战、科技战甚至金融战。实际上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中美的攻防斗法同样激烈。

今天,就讲一讲中美在全球外交领域的攻防博弈

一、战场1:中东

中东,欧亚大陆的交汇点,本来地缘政治地位就极其重要,后来发现了石油之后,因为石油产业对全球经济的意义,中东战略地位就更加提升。

所以地缘政治学说里有一种说法,谁得到了中东,谁就拥有了逐鹿世界岛的权利。

所以,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从很早就开始了对中东的布局

过去美国的中东战略基本上是三条路线,敲钉,斩首,收走狗。

敲钉,说的是以色列。

中东国家虽然民族不同,但是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伊斯兰教。

对美国来说,一个统一意识形态的中东很可能形成一个地区强权,并不符合美国利益,所以必须敲一颗钉子进去,令其无法统一。

以色列,就是那颗钉子。

1947年,美国施压英国,将原来由英国管理的巴勒斯坦交给联合国托管。

当时的巴勒斯坦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民选国家。

二、是巴勒斯坦地区按照民族分开建立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

然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方案》,随后以色列二话不说就宣布成立(独立),仅仅16分钟后,美国就宣布承认以色列建国。

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通过三场中东战争彻底站稳了脚跟,也成了美国制衡中东的关键棋子。

很多美国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以色列出手,一直到现在仍是如此。

斩首就简单了,谁不听美国的话,就想办法干掉。

几十年来,美国先后干掉了萨达姆、IS、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叙利亚也打得只剩半条命,如果不是因为其它的大国制衡,恐怕伊朗也难逃美国毒手。

收走狗,就是拉拢中东国家,扶持亲美政府,为美国所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沙特。

70年代,美国发现,自己的美元脱离了黄金挂钩之后,不足以支撑美国的“霸权野心”,想要继续称霸,就必须有一个锚定物。

美国选择了石油,而沙特是中东最大的产油国。

于是美国拉拢沙特签订了“不可动摇协议”,“石油-美元”体系诞生了。

此后数十年,沙特一方面向美国供应廉价石油,另一方面号召OPEC其他国家跟随自己采用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由此形成了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当然,因为美沙这种“特殊”关系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而不是共同的意识形态、政治或社会制度之上,美国对沙特并不完全放心。

所以除了沙特之外,美国还在中东收了很多小弟,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约旦等国家,都有美国驻军,用来牵制和监督沙特。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敲钉,斩首,收走狗其实都只是手段。

美国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制造中东地区的宗教矛盾,通过分而治之保证美国对中东的控制,保证“石油-美元”体系稳定运行,保证美国一直可以使用美元收割世界,这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

但是近些年,美国人发现,随着中国在中东的布局,自己似乎要失去中东了。

中国在中东的布局也很简单,发展、安全、大和解。

先看发展。

我们都知道中东国家土豪很多,光卖油的钱都花不完,还发展个啥?

但是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却看得很长远,石油给沙特带来了巨大利益,但沙特不能永远只靠石油活着。

所以,小萨勒曼希望沙特可以在未来通过发展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金融投资和互联网,以使有一天石油资源枯竭后,沙特的子孙后代能够生存。

这一思路,被他汇总为“2030愿景计划”。

但是,小萨勒曼也清楚,沙特观念保守,对外来投资约束多,社会氛围不友好,这和一个现代国家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小萨勒曼提出建设一个新城“THE LINE”,秉持环保,高科技和开放的特点,欢迎全世界的人才前往工作和居住。

相当于另起炉灶,在沙特搞一个“特区”,通过特区的发展,慢慢影响整个国家的人文观念和投资环境。

那么谁能帮沙特实现这个愿望呢?

看来看去,只有中国。

中国承包商不仅中标了“THE LINE”的建设,而且沙特希望投资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助力石油产业的转型发展的思路,恰恰和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所以在小萨勒曼访华后,沙特迅速与中国达成了一揽子合作备忘录,合作范围覆盖氢能、石油石化项目投资、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物资供应、装备制造、碳捕集等领域。

这对于想要进一步实现经济多元化的沙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再看安全。

在过去,沙美石油换安全的框架之下,虽然以色列曾经暴打国阿拉伯联军,但沙特的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但近些年,沙特越来越觉得没有安全感了。

这种不安全感一方面来自伊朗,一方面来自胡塞武装。

伊朗信奉什叶派,天生和信奉逊尼派的沙特不对付,更是看配合美国的沙特不顺眼,所以几十年来,一直坚定执行反美路线,而且还孜孜不倦发展核计划。

从目前来看,伊朗的核计划还比较落后(不如朝鲜),可是虽然威胁不到美国,威胁到沙特是完全没问题,就算造不出原子弹,搞点脏弹还是可以。

本来伊核协议能让局势缓和一点,但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后,伊朗距离自己的核武器已经越来越近了。

作为争夺阿拉伯世界老大的两个国家,一个有核武器,一个没核武器,你说沙特安心不?

至于胡塞武装,基本就是伊朗的马甲。

里面有不少伊朗教官,虽然沙特联合了阿拉伯半岛各国,甚至于埃及、苏丹、摩洛哥等国共同攻击胡塞武装,但经常是损兵折将。

按道理说,作为沙特的保护国,美国应该出手打击胡塞武装吧?

然而并没有,美国和胡塞武装的关系还非常暧昧,拜登上台一个月,美国居然把胡塞武装从恐怖组织名单中摘出去了。

这意味着胡塞武装从国际上获得资金、购买武器将不再受到限制。

当美国无法保证沙特安全的时候,来自东方大国的安全感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我们发现,近些年沙特和中国的安全合作非常密切,沙特购买了大量中国武器,比如PLZ-45型自行火炮、彩虹系列无人机、A300远程火箭炮等等。

甚至连中国自己都没装备的车载激光防空拦截系统,沙特都花了7.2个亿买走了,显然是拿去对付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了。

当然,买武器只能解决胡塞武装,那伊朗咋办?

别急,中国还搞了一个“中东大和解”。

2023年3月10日晚上,中国不声不响,突然放了个大招出来。

中国、伊朗和沙特三国,突然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声明: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重新互相开放大使馆.

伊朗承诺不会再用核能力威胁沙特,沙特最大的心病也就没了。

要知道,中东各国的矛盾,相当部分都源于沙特和伊朗的矛盾。

沙特和伊朗的矛盾解决了,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两位大哥握手言和了,那么小弟们也会安分一些,中东就和平了一半。

那美国在中东“拉一打一”的战略也就破产了。

中东和解后,阿拉伯世界将重新在伊斯兰大旗下团结起来,推动政治和军力一体化。

目前中东国家正在搞海军联盟,下一步没准就是联合舰队,牢牢控制中东战略要地和石油出产地,最终形成一个谁都不敢轻视的强大势力。

再加上伊朗的核基础和巴基斯坦的核技术,没准能成为一个拥核的地区强权。

到时候,本来是棋子的中东国家,很可能会作为一个棋手站上牌桌,和世界大国同场竞技。

这种情况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但中国愿意看到。

对中国来说,从没想着像美国那样控制全球,也不求这些地区控制权,只要他们不被美国控制就行。

中国和这些国家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友谊,大家一起推动人民币结算石油,一起拿结算的人民币搞一带一路,一起搞基建,就能推动中东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未来。

中东大和解之后,以色列这个钉子就尴尬了。

以色列国土狭小,基本没有战略纵深,群狼环伺,自己虽然军力不弱,但毕竟势单力孤。

以前有美国在,能压住中东国家,但现在美国力量正在中东地区收缩,还能不能给以色列提供足够的安全保证?

更让以色列担心的是,中国在中阿峰会的表态中,明确说明了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

巴勒斯坦人民遭遇的历史不公不能无限期延续!合法民族权利不能交易!独立建国诉求不容否决!

中国这个表态,显然是站在公平公允立场上,指责以色列了。

拉阿反以还有一种“围魏救赵”的作用。

犹太财团在美国根基很深,当以色列处境危险的时候,美国为了保以色列就不得不继续在中东投入足够的战略资源,从而分散了美国的力量,这就叫攻其必救。

所以,中国使用“发展、安全,大和解”三招,对美国制造矛盾,分而治之的中东战略构成了极大冲击。

如果美国不做应对的话,没准过几年,美国的影响力就要被中国从中东排挤出去了。

当然美国在中东毕竟根基深厚,不会这么轻易认输,面对中国的出招,美国也做了一系列反击。

第一个反击就是拉拢伊朗。

美国深知,沙特的心病是伊朗,而伊朗的心病是美国,伊朗投中,不是因为想投中,而是伊朗想与美国和解而不得之后无奈的手段。

所以,只要拉拢伊朗,那么伊朗和中国的合作就不会那么顺畅,中国主导下的中东大和解也好、中东大基建也好、中东联合舰队也好,就会遭到很多掣肘。

这样一来,不仅中国的中东布局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能降低以色列的外部压力。

那伊核协议已经陷入僵局了,怎么拉拢伊朗呢?

这次美国选择的是“换囚”。

在伊朗和美国交恶的这些年里,无论是伊朗还是美国,手头都有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逮捕的对方公民,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工具了。

于是,在卡塔尔的牵线之下,美国和伊朗进行了秘密谈判,最后达成了“换囚”协议。

9月18日,5名被关押在美国监狱中的伊朗公民获释,5名被关押在伊朗的美国囚犯也被释放。

按道理来说,5换5,很公平。

但美国还送了一个“添头”,也就是解冻伊朗在韩国两家银行被冻结的60亿美元,并转入伊朗在友好国家(卡特尔)的账户。

这笔钱伊朗可以用于购买药品、粮食等民生产品 。

又放人又送钱,美国的目的显然不会那么单纯,目的就是想实现对伊朗的“有限和解”。

虽然美伊在伊朗核设施核查、伊斯兰革命卫队摘帽(恐怖主义组织名单除名)问题上仍然分歧巨大,但是美国伊朗实现有限和解还是一定程度缓和了双方尖锐的矛盾,至少让伊朗看到了与美国和解的希望。

所以,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就是在北京和沙特和解那哥们)在换囚同时发布了个声明,伊朗将其核浓缩度降低到60%以下,并稀释了高等级库存。

这是伊朗想借这个机会表现出主动让步的姿态,目的就是重新恢复伊核协议谈判。

如果美伊能达成核协议,伊朗弃核,不但能极大减轻以色列的外部压力,同时也让中东国家感知美国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第二个反击就是美国在G20提出,要建设印欧经济走廊。

拜登表示,这一经济走廊将建立一个封闭的循环贸易通道,只对内部成员国开放,排除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影响。

该走廊将利用现有和新建的交通设施,如铁路、公路、港口、隧道等,以及光缆等信息技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高效互联互通,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增强他们在欧亚大陆上的影响力。


虽然吹得很厉害,但我们仔细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这个计划的玄机。

这条路线,是从印度经海运到阿联酋,然后再到沙特,经过约旦,最终到以色列,然后通过地中海直接到意大利。

无论是意大利、以色列的海运,还是印度的海运,其实都已经很很成熟。

真正需要建设的,其实就是中东,也就是说,这个走廊计划建设重心是中东。

不得不说,这对中东国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因为根据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亚欧陆上通道是经俄罗斯(中亚)到欧洲,不经过中东。

海上丝绸之路虽然也要经过到中东,但海运是不涉及基建的。

美国的方案是印度—中东—欧洲,中东不但是枢纽而且是建设重心,同时契合了中东国家希望寻找新的增长点替代传统能源加工的诉求。

毕竟,如果中东地区成为亚欧货物的贸易枢纽,未来即使不靠石油也能躺着收取过路费。

所以,这个方案明显是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来的,目的就是拉拢中东国家,给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添乱。

更为关键的是,这个方案还直接针对中国“拔钉子”计划。

巴以冲突这么多年,之所以一直没结果,就是因为双方立场差距太大,要想达成一致,除非一方做出重大让步。

从中国外交部“强烈谴责违反联合国有关决议的言行;始终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把国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表态来看,中国是站在中立公允的立场上来调停巴以和谈的,也希望以色列能够让步,吐出非法侵占的巴勒斯坦土地。

但要让以色列将吃进肚子里的土地吐出来谈何容易。

中国的策略就是推动中东大和解,然后让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集体向以色列施压,实现中东地区的终极和平。

现在美国搞出一个印欧经济走廊计划,如同一块大肥肉对于中东国家形成巨大的诱惑。

但是中东国家要吃到这块肥肉,要将中东打造成印欧通道的枢纽,那么中东就必须实现和平。

在美国力挺以色列的情况下,中东要实现和平,就只能去压迫巴勒斯坦让步。

毕竟巴勒斯坦的财政全靠中东国家援助,只要中东国家以切断财政援助为威胁,巴勒斯坦就只能接受屈辱的和平条件——

承认以色列对其侵占土地的合法来换取和平。

所以,

目前中美在中东的攻防博弈焦点是两个。

一个是美国提出的印欧走廊建设能否替代中国的陆上丝绸之路

一个就是巴以和解究竟是中国方案还是美国方案。

从目前来看,美国画出的饼很大,相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论上对中东国家的诱惑力也更大。

但问题在于,美国有落地的能力么?

拜登上任以来,搞了一堆PPT,哪个成了?

2021年,拜登提出“重建美好世界”的计划,该倡议以“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需求”为目标,承诺在2035年前提供40万亿美元,以“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

结果呢?

不了了之。

2022年,拜登可能觉得40万亿太荒谬,又搞了一个“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在未来五年筹集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基础设施的资金。

结果呢?

又不了了之。

那谁知道这次的“印欧经济走廊”会不会重蹈前两个计划的覆辙呢?

我们先不说“印欧经济走廊”的资金能不能筹到,就算筹得到,谁能具备中国的基建能力?

沙漠里搞基建可不一样,不仅气温高,风大,缺乏水源,施工过程中要克服风沙不利条件,而且还要做好防风固沙,防止沙丘移动把好不容易建成的基础设施埋了,还有高温烈日下铁轨的变形等等问题,这都是美国没搞过的。

美国连自己国内的铁路都搞得一塌糊涂,纽约地铁都烂成那样了都没去修缮一下,还想着去沙漠里修铁路?

所以,美国之所以搞出印欧经济走廊计划,更大可能就是画大饼,让沿线各国心意摇摆、不能全心投入“一带一路”,让沿线各国自抬身价增加“一带一路”建设成本。

至于真的怎么建设、往哪建设、钱从哪来,反而不重要了。

目前,中东国家虽然对美国的印欧经济走廊很感兴趣,但在看到美国方案有落地执行力之前,中东国家一定不会像韩国那样一边倒,而是会观望摇摆,两头下注,最后再做决定,这种博弈拉锯会持续很长时间。

对中国来说,其实观望也是不坏的选择。

中国人喜欢用事实说话,相信中国承建的ZHE LINE、沙特麦麦高铁、阿联酋的伊提哈德铁路网、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轻轨系统的建设成就,会让中东国家认清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