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 服装服饰 > 帖子详情

具体信息

地质地貌
●地质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秦岭褶皱系中的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主要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磨沟峡(小磨岭)杂岩、寒武—奥陶系、泥盆系等。公园内岩浆活动较发育。泥盆纪中、酸性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多呈夹层出现。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在九天山景区加里东期有基性浅成侵入岩辉绿岩出露。公园北部有华力西期中性深成侵入岩—中粒石英闪长岩。公园西北部广布印支期中—粗粒斑状二长花岗岩岩基,公园西部有燕山早期花岗斑岩岩株。 [2]
●地貌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海拔650-1900米侵蚀溶蚀的中低山区,西北部九天山为变质岩、岩浆岩山地,中部山峰多为碳酸盐岩构成,以峰林峰丛为主,有溶洞分布。地势大致由西北倾向东南。以乾佑河为界,西部地势高度和起伏均大于东部,九天山景区及西甘沟愈向西部地势愈高,显示出中山地貌,多海拔大于1500米的山峰;东部则地势较低,山峰一般海拔在1100-1500米之间,主要为低山地貌。山峰主要有玉皇顶(2483米),灯盏窝(2147米)、大梁(1891.8米)。境内最高峰玉皇顶,海拔2483米,最低点乾佑河谷,650米。 [2]
气候特点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日照1860.2小时;最冷平均气温0.2℃,最热平均气温23.6℃,极端最高气温37.1℃;年降水量742毫米,最大降水量1225.9毫米(1983年),最小降水量567.6毫米(1976年);无霜期209天。 [4]
水文条件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乾佑河支流,有响水潭瀑布、九天瀑布等瀑布。 [2]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地质资源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九天山园区(9张)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公园的中、上泥盆系岩相剖面揭示了中秦岭泥盆纪构造发展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变迁,是中国重要的地层剖面类地质遗迹。境内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四个大类、七个类、七个亚类。地质(体、层)剖面大类分沉积岩相剖面类、岩浆岩剖面类、变质岩剖面类;地质构造大类有构造形迹类小磨岭背斜、天洞-百神洞断裂、天佛洞背斜等亚类;地貌景观大类有岩石地貌景观类天佛洞、风洞等溶洞群、蚀余岩溶地貌、峰丛地貌等亚类;水体景观大类有泉水景观类、瀑布景观类等。的中、上泥盆系岩相剖面揭示了中秦岭泥盆纪构造发展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变迁,是中国重要的地层剖面类地质遗迹。境内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四个大类、七个类、七个亚类。地质(体、层)剖面大类分沉积岩相剖面类、岩浆岩剖面类、变质岩剖面类;地质构造大类有构造形迹类小磨岭背斜、天洞-百神洞断裂、天佛洞背斜等亚类;地貌景观大类有岩石地貌景观类天佛洞、风洞等溶洞群、蚀余岩溶地貌、峰丛地貌等亚类;水体景观大类有泉水景观类、瀑布景观类等。 [2]
生物资源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内植被以北温带阔叶林为主,针叶林为辅。植物有银杏、兰草花、红豆杉,其中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动物有羚牛、豹、黑熊、红腹锦鸡、大白鹭、啄木鸟、燕子、金腰燕等,其中红腹锦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
主要景点

播报
编辑
九天山景区
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天佛洞景区(3张)
九天山景区位于陕西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北部,面积10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顶海拔2483米。境内有玉皇宫、九天圣母庙、沉香庙、遇仙亭、嬉香台、明目泉、试斧崖等景点。 [5]
天佛洞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