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

微吧 > 财经 > 帖子详情

最近的风浪有点大,站稳了精华


最近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包括股市,楼市,企业的政策,可以说十八般兵器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喇叭吹的很响,东西也拿出来不少,确实尽力了。

而翻开史书,无论秦朝商鞅变法,汉朝桑弘羊的经济政策,还是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甚至是民国时期的法币改革,最终的受益者只有一小部分人,而且一定不是边缘者,只会向上不会向下。

如果你有过一个大型项目操盘经验或者主政一方的经验,就不难理解:任何一个政策或者方案都是有指定受益人的,都会考量四点:需要付出什么,会得到什么,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成本。(当然并不是每个方案或者政策都是绝对理性的)

作为普通老百姓,绝大多数人最多搭上一段顺风车而已,而这种顺风车就足够改变生存生活了。

1-房地产

以楼市为例,“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取消限购”,“降低贷款比例”,这力度说是史无前例也不过分。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老破小的加速贬值,其实政策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让你把手上的老破小卖掉去置换新房。

有句老话叫做听话听音,看政策更是如此。

因为只有新房才能帮助开发商去库存,才连着土地出让金,才连着GDP。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法还是要懂的。

你需要钱,衙门和庙堂更需要钱。你没钱最多少下几次馆子,少买几件衣服,但是衙门和庙堂没钱,那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

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尤其是刚需一族,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对于已购房的房奴来说, 减少了每个月的还款压力,也就有钱消费了。

再深一层来看,这是“债务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的大方向转变,因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通过消费促进好过不断累高的债务促进,因为债务总是要还的,还不了是要暴雷的。

看似“一招妙手,两难自解”,甚至有人喊出了今年是房市又一轮上涨的起点。

很多人是真的不知道,我们的离岸RMB每天成交多少,每天都在万亿以上,大量的资本外流,导致的就是国内资本积累率的不断下滑,资金回不来,拿什么推高资产价格?

而且你购房利率下降,这部分利差是哪里来的?有没有关注存款的利息也是一降再降,银行不过是用你的利润(你把钱存进银行,银行用于放贷,属于银行借你的钱,需要向你支付利息)降低自己的负债(银行需要支付的利息属于银行的负债)。

所以这一轮的利好,不是国家掏钱,也不是政.府让利,而是自费!

同时国家还需要控制楼市防止房价大幅上涨或者让你觉得房价还会无限上涨,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只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楼市炒作从而影响整体的消费和投资。

问题是一二线城市的老破小谁来接盘,会是你吗?

其实这和股市的逻辑一样,记得有一段时间疯狂炒作新股,但是存量资金就那么多,在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结果必然就是一些老股成交量极低,趴在那里不死不活,没有任何炒作价值。

现在新房就好比新股,二手房包括老破小老破大就是老股票,你现在如果去买老破小老破大就是真的为国接盘,在为楼市的软着陆做贡献的。

但是对于一些投资客朋友来说,你要明白的是房子是一个长周期的资产,你就算在今天的地点买入,也不可能明天卖出去。你买的是至少未来三年的上涨趋势,你要关心的是宏观而不是微观。

所以如果你是刚需购房,现在绝对是一个上车机会,如果你手上有老破小现在也一定是一个套现的好时机,但如果还想作为投资,真的会成为软着陆的床垫。

不过,就如开始所讲,任何政策或者方案的受益人都是指定方向的,不会是雨露均沾。

那么这些政策要保的只有四大金刚:北上广深。

而这四个城市对于其他城市或者说全国市场来说,势必形成虹吸,此消彼长下,其他城市注定会更难。

但是这四个城市不保,结果也会更糟,如果这四大金刚的房子都下跌了,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雪崩,到时候居民的固定资产贬值甚至资不抵债,老百姓恐怕只有沦为老赖的份。所以说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把所有人包括衙门庙堂都绑在了一艘随时可能会翻的船上,谁也别想下去,只能裹挟向前。

我在之前的文章《这是你也想要的有出息:从宋江聊起》聊过衙门和庙堂的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还不理解可以想想《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里“改稻为桑”这个国策为什么难以实行,因为庙堂-衙门-百姓,三者利益并不一致。

身处庙堂的嘉靖(包括严嵩徐阶吕芳)想的是九州万民,要的是“长远”,所以底限就是实行改稻为桑政策的浙江把政策推行好,而且不要乱就可以了,不要乱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能有人因此饿死,第二是不能因此官逼民反。

但是衙门中无论是之前的郑泌昌还是后来的赵贞吉,考虑的是上下其手,权力变现,以及媚上欺下,无非名和利;老百姓的诉求最简单:生存。

所以,这样的火热怎么会长久。在大明朝的结果是“大户”买到更多的良田,土地兼并更加严重,从而变得更富有,老百姓依然是勉强度日。

此时此刻,概莫如是。

明朝的土地就是今天的房子,矿产,社会资源,从古至今,历史的主人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地主!

明朝的地主乡绅可以靠地租生活的非常滋润,今天的地主也可以靠房租生活的惬意非常。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或者在什么岗位,如果有什么忠告可以告诉你,我会说:一定要掌握「生产资料」。

2-股市

在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玩笑就是A股的3000点,爸爸炒股的时候是3000点,但是儿子已经进入股市了还是3000点。但是市值却从三十万亿飙升到了八十万亿。

就好比如果你是一个小学生,身高160,体重有40千克;等你上了大学了,身高还是160,体重却飙升到了80千克。

这是一个正常发育的小学生和一个肥胖且侏儒成年人,虽然你还是你,但是你的健康状况堪忧。同样是跑一千米下来,想想两种情况下是什么结果?

相比较美股动辄十年的大牛市,我们的市场很少出现,但是概念炒作的投机行为却蔚然成风,更无投资可言。

因为公司基本无分红,大股东上市的唯一动力就是套现,现实就是A股每年大股东净吸血达到八千亿,注意这里是净吸血也就是套现减去分红后得到的数字(同期美股的净分红达万亿以上)。

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的资本市场成立之初的文件中定位的就是融资,而非投资。就像去年沸沸扬扬的搞芯片,大有一举攻克欧美卡脖子技术的架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论国企民企都口号都喊得很响亮,结果呢?一阵风吹过,地上鸡毛都没有。不过最近搞出来了一个酱香咖啡,真科技也!

当下缺的绝不是什么创意,而是一头老黄牛。可惜,放眼望去,都想做野马,看不到一头老黄牛,老黄牛在这样的环境下是生存不下去的。

古人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之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三岁的时候就能看出来长大是什么性格,七岁就能看出来这一生会是什么样的运势。

而市场行为归根结底是人构成的,也未能逃脱这种宿命的影响。A股历次的牛市都绝非是具有长期价值的投资牛,而是短期内资金促成的资金牛,击鼓传花而已。

再看看近期的政策,三箭齐发。减缓IPO,限制减持,降低印花税。

股市和房子一样,作为一项资产来说,有热钱流进来自然会推升上涨,如果这些钱都不流进股市和房子,那只能流向一个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地方:农产品。

而这三箭齐发,只有印花税是真正让利于民,其余两项无非是减缓从这个池子里分流的速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流出去的少了,源头的活水还没进来,在那里高潮什么呢?

老百姓有句至理名言,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在房地产的这一轮刺激下,短期内资金一定是流向房子。股市的任务是守住阵地不要暴跌即可,在这么多利好的情况下,拖住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能拖到什么时候?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你要明白的一点是,当下的所有问题不是一天累积出来的,是最近这二十年累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化掉这三尺之冰,也一定不是一日之暑热能解决的。

可能你从未想过一个问题,这七十年以来,这最近的三十五年中那些真正改变你命运或者改变你家族命运的是什么?

是五六十年代成为工人;是七十年代之前进入体制或者参军;是八九十年代的下海经商;参与进股份制改革。是新千年的互联网浪潮;然后05年前后再度进入股市成就暴富;接着无缝衔接进入楼市,让资产不断翻番;在一零年后跟着政策进入互联网金融,继续分得一杯羹。

哪一次的财富爆发,没有政策的身影?不是伴随着经济转型?

当然再降一层,那些所谓你做了就能赚钱的机会。比如当年的电商崛起,后来的微商和自媒体,再到现在的短视频,直播带货。那些全职妈妈,社会最底层的草根都能在浪潮中赚得百万千万甚至亿万身家。

否则雷布斯也不会讲出那句名言:站在风口,猪都能起飞。

在当下这个社会,垄断消息就是垄断权力,垄断数据就是垄断财富。

所以不是每次机会都是属于你的,把握住又有多少能够落袋为安,大多数时候伴随着一个机遇的是无数个陷阱。

我们都不是手拿芭蕉扇可以随手扇起龙卷风的人,手里的子弹更是有限,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看清方向,耐住性子。

然后,就如太史公所言: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不破则不立,我感觉已经很近了。